作者:麦子
编辑:一颗多肉、笛子
图源:unsplash
昨天,一位朋友找我倾诉:“最近感觉好焦虑、好迷茫啊!”
我问她为什么,她叹了口气说:“我刚过完30岁生日,但一点都开心不起来。想到自己失业大半年了,又是母胎单身,真心朋友也没几个。你说,我生活那么不顺,是不是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太内向了啊?”
我有点疑惑:“为什么你觉得是内向的问题呢?”
她接着说:“因为我发现身边那些性格活泼的人,在职场上都混得很好,基本都结婚生子了,交友圈子也很广,生活过得有声有色。好像外向的人,得到的机会确实比较多吧!”
虽然我并不认同这一点,但我发现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性格外向一定比内向好。
前几天在网上刷到一个帖子,帖主说自己找工作时被问MBTI是什么,她回答是“INFP”后,对方竟然取消了原本约好的面试,理由是“INFP太情绪化,在工作中不够主动,不擅长团队协作”。
评论区不少人表示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并且建议帖主在找工作时尽量伪装成“E人”,成功率会高一些。
在一期脱口秀节目中,一位做过HR的选手也提到,以前公司裁员时,领导就要求首先裁掉“I人”。
似乎大家都默认,相比“E人”,“I人”具有天然的劣势,觉得TA们不爱社交,不够圆滑,不适合做领导,所以大多难以适应社会和职场。
不难发现,社会环境一直都对某种性格存在偏好。
在MBTI流行之前,“I人”和“E人”被称作性格“内向”和“外向”。
内向者似乎从小就更容易因为性格受到负面评价,比如:
“这孩子哪都好,就是有点内向”;
“你这种性格,到社会上是要吃亏的”;
……
久而久之,连自己都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存在性格缺陷,想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认为只有变得外向开朗,才能受人欢迎、取得成功。
但我想说的是:性格内向并不会阻碍一个人,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认知才会。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一起深入了解内向和外向的性格特质,或许你会收获一个全新的、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01
内向是特点,不是缺点
在心理学领域,“内外向”是人格模型中必不可少的维度。
无论是近年来热门的MBTI,还是之前的大五人格测验,都包含“内外向”的维度。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最早提出了“内外向”的定义,他根据个体获取和应用心理能量的差异,将人的心理模式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
在荣格理论的基础上,后续的研究者们发现:内向和外向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类型,而是同一个特质,即“外向性”的两端。
这两个端点,即100%的外向和100%的内向构成了一个连续体,每个人都处在连续体的某一点上。
同时,外向性的特征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比如高社交性、多积极情绪、活跃、健谈等,都是高外向性的表现。
但是,在人格心理学家看来,内外向只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性格特质。
它描述了个体行为存在的普遍规律,即:一个人更倾向于去做什么行为。这种分类是行为表层的,而非动力层面的。
换句话说:内外向只是我们表现出来的特点,而不是优缺点。
02
对内外向的3个误解
事实上,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偏见和误解,造成了我们对内外向的错误认知。
首先,外向并不一定和积极的结果相关联。
如前面所说,将内向视为缺陷的人,大多认为外向者更容易成功、人际关系更好等等。
但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从“高社交性”来看,这个特点只能说明:外向者通常更倾向于参与社交活动,内向者则更倾向于独处。
但这并不代表外向者的社交能力或人际关系,就一定强于内向者。
因为人际交往的质量,并不取决于单一特质。
外向者虽然乐于参加社交活动,但其他人愿不愿意跟TA们交朋友,却更多与另一个特质“宜人性”相关。
因此,友善、擅长倾听、同理心强的内向者,即使社交性不够强,也能交到好朋友。
同样的结果,也出现在“外向”和“领导能力”的关联性上。
沃顿商学院的Adam Grant教授和哈佛商学院的Francesca Gino教授在对美国一家连锁披萨企业做的研究中发现,门店利润并不取决于领导的内外向,而是领导者和员工性格的相互匹配。
内向型领导和积极主动型员工,或是外向型领导和听话配合型员工,都是成功的搭配。
而打乱顺序后,每组搭配的效果变得很糟糕。
因此,在工作场景中,仅仅通过内外向筛选、提拔员工,是不够合理的。
其次,内向不是一种缺乏或逃避,性格只是个体主动选择的最小意志单位。
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通过“柠檬汁实验”发现:内向者和外向者的脑干部位中,有个名叫“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功能,在生理基础上存在差异。
这个部位控制着大脑皮层的唤醒和警觉程度,而内向者的激活系统要比外向者敏感得多,当给二者施加同样的吵闹刺激时,内向者的反应更加强烈。
也就是说:内向者并非讨厌社交,而是由于对周围环境过于敏感,需要花费额外的心理资源去应对社交活动,因此更愿意一个人呆着。
而外向者却因为达不到基础的唤醒水平,需要主动寻找刺激来避免无聊。
所以,无论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TA们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都是根据过往的行为模式,自动化做出的让自己最舒适的选择。
最后,内外向性格各有优势,功能完备的个体,可以依据情境在内外向之间灵活转换。
必须承认的是,无论外向者还是内向者,都有可能面临与性格冲突的社会情境。
此时如果想要适应当下的环境,就需要表现出性格中的另一面。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莱恩·利特尔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他曾经每年都要在某个学院做演讲,但由于无法忍受演讲中间的午餐聚会带来的社交压力,他每到午休时间,就会躲进卫生间里,直到下午演讲时才出现。
尽管如此,在其他人眼里,他依然是个幽默风趣、激情四溢、十分擅长演讲的人。
他在“自由特质理论”中解释了原因:我们天生的因素与文化赋予了我们某些性格特征,比如内向,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些“个人核心项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
在他看来,内向者可以为了TA们认为重要的工作或是所爱之人表现出外向者的一面。
比如网络上调侃的“为I做E”,指在一群I人中,有的I人会做出和以往相反的举动,来炒热气氛。
在其他领域也一样,一旦内向者认定了目标,就会通过“自我监控”来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应对不同的社交情境,达到自己的目的。
03
阻碍我们的不是内向而是创伤
那么,为什么“性格内向”总是被误解成是造成消极结果的原因呢?
最根本的,还是在社会语境下普遍存在的“外向崇拜”。
心理学作者李睿秋认为,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存在不同的优势性格,我们只是恰好处在一个“外向是优势性格”的阶段罢了。
这和社会文化流派的看法不谋而合:环境和性格会相互作用,让优势性格进一步占据有利地位。
比如,内向者从小就被指责不合群;求职者默认在简历上自我评价“性格开朗”;企业面试喜欢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
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在潜移默化中给外向性格特质赋予了更积极的含义,而“污名化”了内向的性格特质。
这让原本并不具备评价意义的性格特点,开始有了优缺点之分。
在这种背景下,内向者往往背负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认为是自己的性格不够好,试图隐藏或是改变自己的性格。
许多人被迫成为了“伪外向者”。
这和前面提到的为了“个人核心项目”改变性格的情况有着本质区别: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只是为了迎合外界评价修改自我,需要耗费额外的心理资源去“假装”另一个人,常常觉得自我“不真实”。
但TA们内心深处又放不下对真实自我的渴望,既厌恶自我,又无法做出改变,活得内耗又焦虑。
另一方面,许多创伤反应或心理障碍在表征上很接近内向者的某些特征,因此容易“伪装”成内向。
比如,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由于对公开场合过度恐惧或焦虑,会回避社交;或者一个曾经在演讲中受挫的人,担心重蹈覆辙,在下一次演讲时会表现得非常紧张和不自在。
再比如,“害羞”(shyness)常被认为是内向的表现,但其实它和内向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并无因果关系。
有研究发现:外向的人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也会羞于展示自我。
这些特征和不热衷于社交的内向者很接近,在“外向崇拜”的先入认知下,自然而然地被看作是“性格内向”。
同时,创伤反应和心理障碍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习惯性退缩和逃避,过度焦虑到影响正常生活”等等,又被归因为性格内向造成的,使得内向性格更加被污名化。
区别“创伤”和“内向”的关键,在于行为的驱动力:
前者是为了逃避事件或情境可能带来的恐惧感,从而做出防御行为;
后者则是出于兴趣做了更想做的事,是在创造。
我喜欢多年的歌手周杰伦就是后者,自出道起,他内向、寡言的形象就深入人心。
但性格并没有影响他的人际关系,更没有阻碍他在音乐道路上的自我实现。
回看他的成名经历,在遭遇失败时他总能表现出健康的配得感。
比如他在专访中提到,没出道时他家里贫穷,身为前辈的刘畊宏把自己的旧衣服给他穿,他很坦然地接受了对方的帮助,两个人维持了二十多年的友情;
还有他刚进音乐公司当制作助理时,因创作的作品太过独特,音乐圈没人喜欢,作品接连被拒,但他并未放弃,而是持续不断地创作,最终出道即一炮而红。
这个过程中,周杰伦和他的家人、朋友都完全接纳他的性格,支持他的梦想。
因此,他虽然性格内向,但他的内心是向外敞开的。
他对外界没有恐惧感,才懂得接受善意,而不是担心丢人或关系不平等而拒绝别人的帮助;
也有能力遵循本心,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付出,而不是左右摇摆,放弃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所以说,真正阻碍一个人的不是性格内向,而是创伤。
04
尊重你的独特人格是重启人生的关键点
以上有关内外向性格的研究和论述,并不是想判断两者的好坏,是想提醒大家:
正视和接纳自己的性格,才不会被性格限制,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正如北师大心理学教授王芳所说:“尊重一个人独特的人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尊重其人生选择。”
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认识自己。
问问自己:
“我是谁?”
“摆脱掉他人评价,修复创伤后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生活中经常体验到恐惧感,可能是存在未愈合的创伤,这时可以先尝试寻求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此外,可以合理利用一些心理工具,比如“人格测试”。
它是最简单直接的描述方式,却不是自我的终点。
你可以借助它找到同类,同类间的互相看见能让我们更接纳自己;
但不要盲目相信和跟随测试结果,把它当做起点,接着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尝试,结合自我觉察和外部反馈,不断校准“真实自我”,找到最舒适的存在方式。
当你足够了解自我时,它会引导你找到你的“个人核心项目”。
这个过程不一定会很顺利,你可能会遭遇失败,被他人干扰,自我犹疑。
但请不必勉强自己,允许自己在合适的时候戴上“虚假自我”的面具。
相信自我的灵活性,给它时间,你的自我会渐渐稳固下来。
05
写在最后
社会行为认知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内特尔曾提到:
了解不同人格的目的,是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让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歌唱”。
大部分时候,我们想要改变性格,是希望借此获得更好的现实生活。
这没有错,但如果这种想法是出于对某种性格的偏见,不顾实际情况地压抑自我,最后只会造成破坏,对自己,对关系都没有好处。
因此,与其执着于改变性格,不如从性格出发,重新发现自己真实的需求。
等到你的内心不再动荡不安,变好的动力自然会浮现出来。
那些真正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的动力,才能指引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也期待有一天,每种人格都能被尊重和接纳,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做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本文转自壹心理)· #人格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