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佩吖
编辑:硬糖酸梅
美编:N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每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一定被问过一个问题:“你是学心理的?那你猜猜我现在在想什么?”
求此时这位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阴影面积。
哪怕重复多遍,“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是玄学”,也依然会有人充耳不闻,坚定地认为:“你就是学术不精,猜不到我在想什么,所以才编了个理由来糊弄我”。
好吧,面对这样的情况,是时候搬出这本由北京大学璞玉英华科普小分队编著的《就这样读懂心理学》了!
(图源网络,侵删)
正是为了给那些对心理学有误解的人们提供系统、科学的心理学入门知识,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学霸”们撰稿,副教授审校,系统地整理出了这本心理学入门宝典。从“什么是心理学”到“我们能利用心理学做什么”,让大家明白心理学不会“读心术”,也无法“算命”,而是教你科学地认识自己,通过调整方法和改变自我习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当我们讨论心理学时,我们在说什么?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入校学习的第一个定义,一定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不论是外在的、可见的“行为”,还是内在的、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从最初的简单观察和抽象演绎,逐渐发展为采用“客观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随着研究方法的改变,心理学才真正地成为了一门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除了发展各个与人相关的领域的理论,心理学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大众最熟悉的就是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除此之外,心理学在工业与组织、学校与教育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在心理学导论的课堂上,老师常常喜欢做一个实验:把提前准备好的印有描述性话语的纸条发给同学,并且告诉他们这是老师观察后得到的结果。有的同学会觉得很神奇,认为这些描述很符合自身的特质,但实际上老师发给每个同学的纸条都是同样的“套路”——一些笼统空洞的人格描述,而相信了这些描述的同学正是掉进了“巴纳姆效应”的陷阱:人们总是愿意相信一些笼统、抽象的人格描述,并且认为特别贴合自己。星座运势、读心术等等这些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给人一种“你怎么知道的?你好懂我!”的感觉,但实际上不论套在谁的身上,那些描述都很适用。
(图源网络,侵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人类对于自我的探索和理解有着很长的历程,但是直到1879年威廉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在这短暂的一百多年发展历史中,各大学派的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都提出了多样的答案,而不同学派之间相互吸收、融合后,最终才汇聚成如今心理学的多元化的视角。
学习心理学能带给我们什么?
学习心理学带给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用心理学看待事情的视角。
很多人总是认为导致一件事情发生一定有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却常常忽略了其他种种潜在的问题。而心理学告诉我们,每种单一的视角都不能单独揭示事物的全貌。
由于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也不过一百多年,很多事情都无法给出满分的答案。但也正是这种多样的可能性,让每一个对自己、对世界、对人类感到好奇的人都可以从心理学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缝隙,由此窥探到深处的奥秘。
(图源网络,侵删)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在与自己交流。有时在和别人聊天时,我们会发现,别人眼中的自己和我眼中的自己,好像是两个人,这样的自我认知偏差是如何产生的呢?
当我们说了不合时宜的话或是做了什么错事,你是不是也常常在睡不着的夜晚辗转反侧地懊悔:“哎呀,我当时为什么要说那句话!”,感觉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实际上别人可能并没有在意。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聚光灯效应,让我们放大自己的问题,害怕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但其实别人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关注自己。
与此相类似的现象还有虚假独特性和虚假一致性。我们时常因为觉得只有自己喜欢的“小众”歌曲火了而感到不开心,这就是虚假独特性,我们总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觉得自己的品味是独特的,但其实这世界那么多人,你心中的宝藏说不定别人更早发现;而在讨论一件事时,我们又往往默认为别人的观点、想法和我们是一致的,但大部分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其实不是,这就是虚假一致性。
(图源网络,侵删)
正是这些现象的存在,让我们的自我认知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看了上面这些之后,你会不会突然陷入自我怀疑:“啊原来我是这样一个自恋的人吗?”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是人类在这么多年的进化中进化出来的可以满足自己良好感觉需求的“实用的智慧”,也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如此。
但是当你知道这些偏差,并且知道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些错觉的时候,你就能用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了。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是由于人类强烈的归属需要,即每个人都有一种与他人建立持续且亲密的关系的需要。社会就像一个拥有巨大吸引力的黑洞,即使我们往往不愿承认,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不自觉之中被它吸引。
(图源网络,侵删)
当我们感受到关系带给我们的支持时,我们会更容易感到快乐,这正是由于归属需要得到了满足。当这一需要与另外两种需求(自主感和能力感)保持平衡时,幸福感就会时刻围绕我们。
相反的,当我们在不良的关系中感受到排斥时,会诱发与身体疼痛相似的大脑反应[3]。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我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呢?社会心理学家们找到了几个重要的帮助友谊建立的原因。
1. 接近性:需要我们付出的交往时间和精力成本较小
那些生活轨迹和我们相交频率高的人,往往更容易和我们成为朋友。比如大学被随机分配到同一宿舍的大学生,工作时位置靠近的同事。共享过道、休闲室,与这些距离"刚刚好"的人交往,能使人们寻求彼此的相似性,感受对方的喜爱,并把自己和他们视为同个社会的单元。
Bornstein 实验结果[2]显示,熟悉诱发了喜欢,验证了"曝光效应”:我们会对熟悉的人有更高的偏好。比如网红,大数据给你推送的次数越多,你就对他越熟悉,从而喜欢上他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正是网红求流量、求曝光的原因。当然,曝光效应也有限度,若是你本来就不喜欢的人,曝光次数越多,反而会引发你更多的厌恶。
2. 外表吸引力:具有吸引力特质的人使我们感到愉悦
虽然很多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外貌协会”的,不愿承认约会时对方的外貌对自己的影响,但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我们最容易记住的一定是那些外貌比较好看的人。特别是在面试时,吸引力和外表的修饰的确影响着面试官的第一印象。
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发现是,当本就优秀的人表现出一些疏忽或是犯一些小错误时,人们对他的喜爱度会比之前更高。所以,“完美但也会犯小错误”的人,给人一种“神仙也会犯错”的感觉,从而更受欢迎。
3. 相似性:相似和有关联的人带来“自我感觉良好”的回报
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偏向于喜欢和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或态度一致的人,相似性导致了喜欢。相似性越高的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近,因为人们潜意识里偏爱与自己有关联的东西。运用这个原理,若是第一次见面时想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可以寻找两人之间的共同点,比如喜欢相同类型的音乐或是生日刚好在同月,这样对方会更容易与你产生亲近感。
4. 关系中的奖赏
亲密关系包括深厚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可以看作自我的延伸,甚至会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由于人类对于归属感的需求,在得到别人的欣赏和接纳时,我们也会更喜欢对方,这是一种“回馈性”的情感。虽然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听到对自己的负面言论,我们心里难免会产生不快。吸引奖赏理论,即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的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所有人都会被热情、可靠、积极反应的人所吸引。所以若是你希望受到大家的欢迎,尝试着对别人的话语做出更积极的反应吧!
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也是不断与自我对话、不断更新对世界认识的过程,希望不管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或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其他行业的人士,都可以享受心理学带给你的探索自我、探索世界、探索人类的乐趣!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这是一本你一定想要拥有的心理学“学霸”学习笔记!无论你是将来想要选择心理学专业的中学生,或是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抑或是想要了解关于亲密关系、原生家庭等话题的职场人士,这本书都是你打开心理学学习之门的不二之选。打开这本书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一本心理学通识笔记”。意思是,这是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向的心理学通俗读物,跟随“学霸”们的脚步,带你沉浸式学习心理学(还附有“学霸”笔记哦!),感受学习心理学的乐趣。
除此之外,这本书里还用生动有趣的插画解释了各个概念的内涵,从文字到图像,直观地理清了相近概念的区别,让你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地基”。
参考文献:
[1]FORER, B. R. (1949). The fallacy of personal validation; a classroom demonstration of gullibi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65), 44(1), 118-123.
[2]Bornstein, R. F. (1989). Exposure and affect: Over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1968–1987.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6(2), 265–289.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06.2.265
[3]Eisenberger, NI (Eisenberger, NI) ; Lieberman, MD (Lieberman, MD) ; Williams, KD (Williams, KD)(2003).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SCIENCE,302,290-292.
[4]戴维•迈尔斯.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11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388-413
作者简介:佩吖,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原作者名:佩吖
转载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原文标题别问了,真的不会读心术丨《就这样读懂心理学》
授权说明:本文转载壹心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