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咨客,对自己的一些行为,不是很理解。
比如,刚买的新书,拿到手,拆封的那一刻,感觉很美好。
看了几天,这种美好的感觉就不在了,需要重新再买一本,来体验美好的感觉。
牙膏没用完,就会去买一支新的回来,迫不及待地想满足对新牙膏的憧憬。
买回来的药没吃完,又要重新再买,对新买回来的药效有更高的期待。
还有,不断地买快递,想快点收到货,收到后发现东西有瑕疵,就会失望,闲置,然后再买。
类似事情不胜枚举,他感到很苦恼,也很困惑。
他问,这是缺爱的表现吗?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但在心理临床中经常遇到,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少见。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喜新厌旧。
01
客体恒常性缺失
恋旧和喜新厌旧,可能跟客体恒常性缺失有关。
客体恒长性,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概念。
大意是指主体(我或我们)对客体(我或我们之外的对象)永久性在情感上的一种体验。
简单理解为,我们与客体能保持一种稳定的关系。
客体分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
内在客体,是我们对外在客体形成的主观印象。
如果内在客体足够稳定,外面那个对象,无论在不在场,呈什么状态,做了些什么,我们都会对其产生信任。
如果这个外在客体是一个人,我们不会因为与其暂时的分离,而感到恐慌。
喜新厌旧的人,内在客体是不稳定的。
由于心里装着一个不值得信任的对象,他看向外面的一切,也会是动荡的。
比如,一个孩子,在他两到三岁大的时候,被强行送到幼儿园。
妈妈没有跟他说为什么要把他送去幼儿园。
幼儿园是干什么的?
他还能不能回家?
送他去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去了哪里?
孩子不明白自己被送到幼儿园意味着什么,以为妈妈不要他了,妈妈这个客体,打破了他心中那个妈妈永不会抛弃他的稳定性。
孩子长大后,在与人交往中,可能会感到自己是不受欢迎的,有被抛弃的恐惧。
妈妈上班、出差前,不跟孩子打招呼,总是趁孩子不注意或睡着后,偷偷地溜走,等孩子发现,或者一觉醒来,心中就会产生巨大的恐慌,哭着找妈妈。
孩子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妈妈,是从共生走向分离的关键时期。
如果粗暴分离,不让孩子知道,他心中的那个妈妈的图像可能随时消失,造成客体恒常性缺失。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哪怕只是暂时失去重要关系人的联系,也会担心其遇到危险,感到恐慌。
对他来说,重要的东西,也会害怕失去。
比如,丢了手机,会失魂落魄。
忘了钥匙,会感到崩溃。
这些缺乏客体恒常性的人,可能会喜新厌旧,因为对旧人旧物不信任,希望有新的人或物来代替。
也可能会恋旧,紧抓着对自己重要的东西不放。
恋旧分两种:
1、 喜新不厌旧,客体恒常性满足得好,且与之进行了顺利分化,敢走出去接受新事物。
喜新不厌旧,既能依赖,也能独立。
2、恋旧不喜新,妈妈对孩子有求必应,从不缺席,一直不让孩子分离,这种共生中的孩子,一旦遇到突发的分离和丧失,可能就是巨大创伤。
另外,妈妈不能够及时稳定地回应孩子,孩子一旦抓着妈妈,就不松手。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恋旧不喜新的这部分,属客体恒常性缺失或受损。
这种情况下的恋旧,如同想重回妈妈的子宫,依赖,不愿分化。总是有伤感,执着,走不出旧有范式。
表现形式可能是旧物舍不得扔,不愿离开家乡,有乡愁等等。
02
理想化移情失败
恋旧和喜新厌旧,可能是理想化移情失败。
理想化移情,是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来的移情当中的一种。
当一个人的夸大自体感觉不足时,把全能感投向到有力量的人物身上,来获取自己的力量感。
因为投射过去的部分是超现实的,会有对完美的要求,所以容易因无法满足自己的全能感而失望,从而喜新厌旧。
前文那个案例中的咨客,对新牙膏、新药、新快递有憧憬,想体验新的美好和效果,可谓是一种理想化移情。
对接触过的东西有过于美好的期望,一旦达不到,马上转向新的目标。
有的人谈恋爱,总不能长久,除了缺乏客体恒常性,可能是理想化移情失败的结果。
而失恋后,久久走不出来,也可能是理想化移情失败。
当我们把这称之为恋旧时,可能会觉得这个人长情。
即使他所执着的人事物不那么好,他可能也认为是极好的,或者相信会变好。
但对不再合适的对象产生固着,不愿意松动,则会成困扰。
意外失去时,也可能会崩溃得更厉害。
或者没有那么理想时,可能会要求对方,也可能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面。
追星,对偶像、名人的崇拜,均属于理想化移情。
当明星过气,名人、偶像成了凡人,理想化移情失败,自己也垮了,可能需要寻找新的力量。
03
过渡性客体转移
英国精神分析家、客体关系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温尼科特,提出了一个过渡性客体的理论。
当婴儿意识到母亲不是他可以掌控的,他就需要找一个枕头,一件有妈妈体香的衣服,或一个妈妈常拿来逗他的玩具陪着他。
这些扮演了象征母亲角色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过渡客体。
幼儿从与妈妈的共生关系分化时,多少都会带点损伤。
可以说,只要有分离,就会有损伤。
那些玩具熊、小猫咪,就成了孩子们的过渡客体,可以部分修复因与妈妈分离带来的损伤。
当自体完成独立后,过渡客体的作用就会淡化。
然而,如果个体的客体恒常性是受损后没被修复的,或是缺失的,他们对过渡性客体的依赖,会愈发严重。
比如,有些成人对宠物的感情,甚至超过对亲近之人的感情。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沉迷手机,不与现实中的人联结。
动物和物品,对他们来说,是具有恒常性的,可以更好地把控和依赖。
过渡客体能让孩子找到全能感,满足原始自恋。
成人通过游戏,跳舞,运动这些过渡现象,也能感受到愉悦和稳定。
但如果这个过渡现象是吸毒、烟瘾、酒瘾、游戏上瘾,恋物癖,对原始自恋或全能感有创伤的人来说,虽然能暂时远离现实压力,找到全能感,却会对身体及精神有进一步损害。
过渡性客体作为中间之物,是为了衔接好客体与自体,发展出自体的创造力的。
而一个恋旧的人,对于过渡性客体的依赖固着,就如想缩回妈妈的子宫一样,呆在那一个舒适的角落,不肯出来,可能就没办法进行更多的创造。
喜新厌旧呢,注意力和兴趣无法深入和持久,常常半途而废,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力。
04
夯实内在客体基础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常常是哪儿跌倒,还要回去再踩一脚。
不断地踩坑,当然不会获得良好的客体经验。
一个不稳定的客体,做不到足够好,本身不具备安全性。
Ta可能随时消失,也可能发挥着坏客体的作用。
想从其中要安全和信任,无异于雪上加霜。
一个左右摇摆的人,一位矛盾的忽冷忽热的伴侣,有时及不上一个毛绒玩具或一只宠物猫狗带来的安宁。
在客体恒常性中,如果客体“有瑕疵,但足够好”,对于客体的大部分经验都不错,主体就可以获得稳定感。
比如,妈妈离开一会儿,还会回来,可以修复婴儿妈妈不见了的损伤,不至于因长时间又经常性离开形成创伤。
理想化移情发生时,要有“恰好的挫折”,可以去掉自体对客体的理想化,回归自我认同。
比如,看到父母也会生病,也有做不到的事,他们就会发展自我力量。
明星也会变老,也有表演退场的时候,他们才会觉得自己也不是很差。
一个60分的妈妈,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过渡性客体,逐渐发展到独立。
比如,孩子在与父母分床睡时,抱着毛绒玩具睡觉,可以给孩子壮胆,等他觉得毛绒玩具像妈妈一样可以陪伴他,不再感到害怕时,他就可以一个人睡觉了。
不管是“有瑕疵,但足够好”,还是“恰好的挫折”,或是“60分妈妈”,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没有完美的、理想的、恒常的客体,只需要大体上、差不多、过得去的客体,就能给自己带来稳定而良好的感觉。
由此,将不会陷在旧人旧事中走不出,也不会在旧物旧人还没发挥功效时就成了过去式。
有瑕疵但足够好的妈妈,只需要60分。
恰好的挫折,帮助孩子从理想化移情中走出来,独立成长。
孩子在依赖与独立的十字路口,让他知道分离是必经的。
但更重要的是,也要让他知道,不会被抛弃。
如果客体恒常性缺失,在过渡性客体中不断转移更换目标,不断追寻理想的客体,主体很难体验到被爱的感觉。
找到一个具有恒常性的外在客体,内化并代替心中那个不稳定的客体,筑牢其在心中的印象。
这个客体,不一定要是一个人。
它可以是一棵树,一块石头,一个枕头,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衣服。
也可以是一种信仰。
与咨询师建立稳定的关系,也可以帮咨客夯实内在客体。
你寻找的那个外在客体,可以不那么完美,能带给你看得见、叫得应、摸得着的陪伴感,就足够了。
—— THE END ——
作者简介:曾沥仪(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简快人生指导师;幸福家种子师资讲师;生命系统全息疗愈师。壹心理昵称:燕归来,平台认证心探教练,精华答主,心理作家。微信名:仪生平安)
责任编辑:一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