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对不起,我怀念的不是王心凌和周杰伦
时间:2022年05月26日 10:00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对不起,我怀念的不是王心凌和周杰伦-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2000年,奶油冰棍涨价到3毛一根。


周杰伦的专辑伴随着千禧年的巨响横空出世,中学生都在唱「哼哼哈兮,快使用双截棍」。


2022年,奶油冰棍涨价到8块一根。


周杰伦不再出新专辑,当年的中学生也都毕业、成家、生子。


现在的中学生哼着《本草纲目》跳着刘畊宏,在豆瓣上考古着“冷门歌手”孙燕姿。


那时: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都还是勇往直前的妹妹:


2000年,宁静主演的《黄河绝恋》获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

那英和刘德华合唱的《东方之珠》响彻大街小巷;

twins刚刚签约,还在街头卖力赚吆喝;

胡杏儿刚刚参加完香港小姐,签约了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阿雅的“红豆大红豆芋头”元气肆意。


时间一晃而过,一茬茬新人换旧人。


当40岁的王心凌在《浪姐3》中突然再度出现,扬言「我要甜到80岁」时。



屏幕前被生活磨平棱角的中年人,竟然也跟着泪眼婆娑唱「如果你打了喷嚏, 啊啾」,把记忆里都快泛黄的周杰伦和王心凌们,重新顶上热搜。



是啊,人类对“旧事物”有天然的依恋。


就好像丢了10多年的旧橡皮,突然出现在沙发夹缝里,跟着被翻出来的,还有当年满满的回忆。


有点想哭。


可想到不过是个橡皮,又有点不好意思。


直到翻过橡皮,看见背面偷偷写下的“喜欢的人”的名字。


一切,都化作嘴边一丝笑意,喉间沉默的叹息。


对年轻人来说,怀旧,是记忆从似箭光阴里一闪而过,最初的热爱让人热泪盈眶;


对中年人来说,怀旧,是时光倒流回没有啤酒肚、鱼尾纹的年纪,过去的自己让人百感交集。


所有人都在追忆千禧年间,那些闪闪发光的good old days。


今天,壹心理想要另辟蹊径,从「恋旧情结」入手,与大家一起畅游那些旧日时光


关灯,让电影开始吧。



01

年轻人怀旧:

我长大了,我装的,但我长大了


2000年,本该是历史长河中平平无奇的一个年份。


那一年:


90后刚会打酱油;80后拿着「板砖」诺基亚,在两指见方的绿屏上躲避着贪吃蛇的蛇尾;而70后等到了迈克尔·杰克逊发布的最后一张专辑。



平平无奇,只不过这一年:


大学生可以到处旅游,同学不是电脑屏幕里四方形的头像,而是一个个可以把酒言欢的真人;


中国人的足迹遍布全球,时髦的60后、70后高举花丝巾,在还未被烧毁的巴黎圣母院前,留下一幅幅土洋结合的靓照;


买菜必须给纸币,上下班必须等公交,手机还只能用来打电话。


而这一切,对00后来说,充满了好奇:


听音乐还要用卡带吗?
录像厅是什么样的存在?


所以,年轻人怀旧时,他们奇妙的小脑袋瓜子里,到底发生着什么?


有的怀旧,笼罩着哀伤的滤镜。


2016年,心理学家提出一个概念:可预期式怀旧


简单来说就是:人类会站在未来视角,怀念可能会失去的现在。


比如,

10年后西瓜会涨到30块一斤;

5年后我会被出轨离婚;

1年后我会比现在过得更糟……


这种提前到来的怀旧感,一面让人沉浸在悲观里,一面让人逃离了当下。



有的怀旧,则散发着热乎气。


比如,重演式怀旧


也就是重温与重要客体的关系,回味过去的美好,用童年治愈当下。


年轻人的怀旧,总要追溯到「小时候」:


我小时候爱吃的那家冰粉,

我以前总爱和这个人玩,

我小学时每天都要路过这里……


而回忆,总要链接具体的事物。


前两天,我侄女过完生日,骄傲地宣布:我今年5岁,是大人了。


她开始把「小时候」挂嘴边:


我小时候去过海边;

我小时候吃过蛋糕;

我小时候喜欢艾尔莎……


在还不够独立成熟的当下,怀旧总能让人产生「我已经老了」的熟龄感


这跟可预期式怀旧不同。


温暖的旧日记忆,能真切地抚慰现实中的压力和无助。


对尚未站稳脚跟、还在探索自己是谁的年轻人来说。


这足以让他们燃起面对未来的热爱与勇气。



02
中年人怀旧:

还没长大就老了


《浪姐3》开播后,一个热梗火了:


你怎么也猜不到,一个西装笔挺开宝马的中年男人,曾经的MP3里全是王心凌的歌,私底下还会跳甜妹舞。



怀旧,好像有一股力量,帮他们找回已经枯萎的热诚。


40岁的王心凌,面容身材一如当年。


就像一位知乎网友说的:


淡出公众视野的这些年,令她成功的一切能力,她从未丢下过,甚至更强大了。



那40岁的我们呢?


跟刘畊宏跳操,点外卖减脂餐,看见喜欢的跑鞋就买回来,加上从未坚持过的跑步计划。


我们总觉得自己还没真正长大,还贪恋安逸,一回家还要刷四五个小时手机。


可是,时光已经如约带来了赘肉和鱼尾纹。


而怀旧,是请过去的自己,安抚现在的自己。


“我当年很迷王心凌,还跟着mv跳舞,那时候我可瘦了……”


透过她,中年人也找回了自己最初的样子。


于是,对「中年肥」也就释然很多。


时间带来力量,怀旧如同哺乳,让我们从过去吸取能量,平静应对当下。



一项研究表明:


怀旧有补偿作用,单单是怀旧这个动作本身,就能帮我们镇定下来,对抗当下的焦虑和无意义感,进而产生更积极的自我认识。


而中年人的怀旧跨度无疑更大:童年时,读书时,毕业时,恋爱时……可以汲取正能量的范围也更广。


不过,比起年轻人的「重温重要客体」,他们更想重温年轻时的好状态。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伦·兰格,曾做过一项震惊心理学界的实验:


邀请16位75岁以上的老人,进入完全按照20年前样子来布置的小镇。


一半老人被分进「实验组」,他们被告知:从这一刻起,时光倒流回了20年前,你们也变回了更年轻的样子。


一半老人被分进「控制组」,他们没有被告知回到过去。


一周后,两组老人的听力、握力、记忆里都有了明显提高,身体更健康,精神也更充盈。


但「实验组」的老人关节更灵活,行为更敏捷,身体各项指标更高,智力测试得分也更高。


也就是说:在环境引导下「回到过去」的老人,身心真的回到了过去。


比起尚有无限可能的年轻人,怀旧,给中年人「一眼看的到头」的未来,着实带来不了多少激情。


所以,怀念那些青春岁月经历的人和事,能让中年人感到慰藉,好像「死去的我又活了过来」。


所以,人到中年,怀旧不但能缓解现实压力。


还能提高身心健康、打破常规思维。


甚至开辟生活新的可能。



03
怀旧的双面性:

毒药or良药


都说怀旧好处多多。


现在正沉浸在怀旧中的你,不知道能不能想象:


「怀旧」竟然跟「同性恋」一样,都曾被归为心理疾病呢!


过去,西方心理医生普遍认为:战场上情绪脆弱的士兵,会不可自拔地思念故乡,以至于战意低迷。


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才发现:


怀旧不仅仅是思乡,也是怀念故友、往日时光,可以是一种积极情绪。


闻到熟悉的味道,会让人感到愉悦;重逢幼时的好友,会让人心情大好。


生活的逃兵沉迷怀旧,但怀旧之人并非都是逃兵。


过去,本就是一剂疗愈内心的良药。


就像被「看到包浆」的甄嬛传。


明明不缺新剧看,一到饭点还是准时点开、再盘出包浆。



难道只是为了下饭吗?


当然不。


除开制作精良、每刷都有新细节新惊喜外。


记忆美化了第一次感动,也给这部剧笼罩上一层柔光。


「清醒克制又有什么用」的眉庄,「满蒙八旗都不及娘娘凤仪万千」的甄嬛,「我这一生终究是不值得」的安陵容,「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的拽妃叶澜依,还有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终究一无所有的甄嬛和四郎……


这些剧中人,也仿佛成了我们的朋友,让每一次再见都成了久别重逢。



柔光一层又一层地叠上,层层积累起来,堆叠成了舒适安全的精神港湾,让剧外的我们,可以暂时躲进去,在波澜壮阔中寻一份安宁。


所以,追老剧不是为了看故事,而是为了让自己安心


如果你觉得追剧稍显低端,那么怀旧还有更高端的表现形式:历史


历史就是一部怀旧史。


透过研究过去的人和事,我们能找到当下活得更好的方法,会用过去疗愈现在。


哆啦A梦大电影中,大雄回到过去,见到了现在早已去世的奶奶。


他抱着奶奶大哭一场,奶奶感叹:


我看到了你上小学的样子,我的心愿已了。要是还能看到你结婚的样子,人生就没有遗憾了。


于是,大雄用时光机带奶奶飞向未来,让她亲眼见证自己的婚礼。



你看,所有人都在怀旧中,了却遗憾,获得圆满。


从过去的蛛丝马迹中,提炼出成长的机会;


又用这份成长来填补遗憾,对压力产生免疫。


现在,我们再也吃不到3毛钱的冰棍、3毛钱的西瓜。


但我们还记得第一次吃冰棍时,那份从舌尖到胃的冰凉甜蜜;第一次口咬西瓜时,唇齿间滚动着多汁又甘爽的沙瓤。


更重要的,是我们深知:


我们的人生,不会因为怀念过去,而停止前行。


我们听到那些老歌,泪流满面,怀念的也不是王心凌和周杰伦。


我们怀念的是当年对面自己爱的死去活来的那个人,是不用担起家庭和事业重担的肆意。


更是曾“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自己。


今天是525“我爱我日”,无论此刻你是“沉溺”于老歌,汲取温暖和力量;还是尽情享受当下的时光,元气满满;亦或是徜徉在对未来的憧憬中,心怀希望。


都希望你可以爱自己,过去,现在,未来。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 | 芒来小姐
编辑 | 张敬、青橙
图源 | Pexels、网络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此刻心理app入驻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ydsakyml)

本文转载自知乎平台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