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如何有效区分情绪|直达核心情绪痛苦
时间:2024年10月11日 10:00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如何有效区分情绪|直达核心情绪痛苦-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九月,在primary care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工作就要告一段落,最近在开展的情绪聚焦的团体治疗中,某些组员反应,需要更好的澄清如何更进一步的区分情绪,下文主要基于我的临床工作经验,展开说明,如何理解情绪,以及更有效的识别核心情绪痛苦,为进一步的情绪转化做铺垫‍‍‍‍‍‍‍‍‍‍‍‍‍‍‍‍‍‍‍‍‍‍‍‍。

01

case study 案例

Lily(化名,为保护隐私,下文的案例信息均已做修改加工,勿对号入座)

Lily是一位8岁的女孩,最初由于焦虑症状、躯体化反应和社交回避的问题接受心理治疗。她的母亲表达了对Lily情绪障碍的担忧,特别是她在面对压力时的躯体化症状(如胃痛)和对社交情境的恐惧与回避,Lily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有关自闭障碍的诊断,但是有明显的对外界环境的sensory issues高敏感反应。

Lily有时难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她的母亲也指出Lily在表达和理解自身情绪方面存在困难,Lily频繁抱怨胃痛等身体不适,尤其是在学校压力的的情况下,Lily的躯体化反应可能受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Lily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不安,特别是在她成为焦点时(公开发言),她会出现高度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同时母亲表示Lily有明显的分离焦虑。

在起初的治疗过程中,Lily表示对心理治疗的抗拒,这种抗拒可能来自于医疗环境下的陌生感强化敏感反应(sensory issues),病耻感,对负面情绪和体验的回避。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心理治疗中,许多来自于病例报告中涉及关键症状(如人际关系困难,胃痛以及情绪体验)Lily表示不愿回答,即使回答也是采取相对敷衍的态度。‍

‍‍‍‍‍‍直到第三次心理治疗,Lily希望母亲全程参与心理治疗的情况下,母亲在治疗中报告本周,Lily和妹妹因为玩游戏的过程中而表现出歇斯底里的愤怒,Lily表示妹妹没有听从自己的要求,拒绝了自己的指令。

母亲报告在类似的情境下,Lily会经常性的表现出难以管控的愤怒情绪,母亲表示通常情况下,自己害怕Lily的负面情绪,自己会非常的慌乱不知所措,通常会选择暂时离开Lily一小会,希望她能够慢慢的平静下来‍。

‍‍‍‍‍‍治疗师与Lily的对话(节选,内容已做加工处理)‍

‍‍‍‍‍‍治疗师:你愿意和我说说那时你的感受吗?

Lily:我就是很生气。

治疗师:嗯,我感受得到。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感到这么生气吗?

Lily:妹妹不听我的话,我说了很多遍,但她就是不听!

治疗师:你觉得当时妹妹没有听你的话,她在拒绝你,是吗?

Lily:(突然抬头)是的!她根本不在乎我说什么!

治疗师:我能听出你的失落。你希望别人能认真听你的意见,并且尊重你的想法,对吗?

Lily:(轻轻点头)嗯,我只是想让她听我的。

治疗师:当你的要求被拒绝时,这会让你有什么感受

Lily:我觉得没有人在意和关心我说的。

治疗师:生活里没有人愿意并且真的倾听和尊重你的想法,这会让你有什么感受

Lily:我觉得很孤独……

治疗师:当妈妈在你生气时离开,这会让你感受如何?

Lily:我有时候觉得,妈妈不喜欢我,会不想要我了。

治疗师:(柔声地)我能感觉到这让你害怕。你其实不是只是在生气,你害怕自己可能会被抛弃,这让你感到痛苦,是吗?

Lily:(哭着点头)是的……我希望妈妈和我在一起,我不想他们不理我。

治疗师:Lily,我很感激你能够和我分享这些感受。其实你非常希望被人倾听,被人重视、被人关心,对吗?

当Lily向自己的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恐惧和孤独,以及渴望陪伴,关心和倾听的愿望,母亲潸然泪下,温柔而坚定的告诉Lily“我好难过,也好自责听到你这样说,但妈妈真的好爱好爱你…”,那一刻的我,妈妈和Lily都不约而同的潸然泪下。‍

‍‍‍‍‍‍‍‍‍‍‍‍‍‍‍‍‍‍在此之后的心理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回头看那一时刻,依然很美‍。




02

识别次级情绪


在上述的案例中,需要注意的是Lily最初的歇斯底里更多的是一种被拒绝,被忽视的的愤怒(自己不被倾听和尊重),这是症状性情绪,是一种次级情绪。

而这种情绪可能继发于孤独和恐惧(被抛弃),通常是对内心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情感伤害的防御性反应,因此心理治疗的重点不是聚焦于愤怒,而是聚焦于愤怒情绪以下的核心情绪痛苦,恐惧和孤独感。在许多情况下,患者对他人的愤怒来自于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例如被忽视、被伤害或被拒绝。

这些更深层次的情感伤害通常触及到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我不好)、被接纳的需求(需要爱和理解)或对情感链接的渴望,如果治疗的过程中忽视了这些核心情绪痛苦以及对应的情感需求,治疗只是在处理症状性情绪,往往难以取得进展。

1. 次级情绪(症状性情绪)

在目前DSM或ICD中有关心理疾病诊断描述的情绪体验,基本上都属于症状性情绪;次级情绪体验通常是对原发情绪的情绪反应。 一个人可能会首先感到被抛弃,然后又因为这种被抛弃的感觉永远不会改变而感到绝望和无助。

如抑郁和/或焦虑。抑郁的表现可能包括无望、无助、屈从感,以及整体性悲伤感,有时还可能伴有易怒、愤怒,或这些情绪的组合。另一方面,焦虑则可能表现为恐慌、躁动、不安、担忧、躯体化反应、恶心、紧张,不真实感(解离性体验)。

抑郁和焦虑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类似于身体疾病中的发烧:它们告诉我们有些地方不太对劲,但不一定能明确指出问题的根源。

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初期患者期初会表达一种全面的情绪痛苦(global distress)而这是更表面化、未加区分的情绪痛苦。

在次级情绪阶段,这些潜在的情绪通常并不清晰,更多呈现的是一种全面的负性情绪:未加区分的悲伤、痛苦、绝望、无望感、无助感等(如“我累了,我不快乐,我无法再应对了……”)。

2. 次级情绪(未分化)通常包含:



  • 全面的情绪痛苦(global distress)·

    语言表达:例如:“我不堪重负”、“我累了,不开心,无法应对”、“我感到无望、无助”、“我焦虑、愤怒、受伤……”

    非语言表达:痛苦、哭泣、绝望、无助的迹象,表现出屈从;一般性的悲伤和沮丧感,精力差,疲劳,面部和身体上表现出混合情绪,如愤怒和悲伤;担忧的迹象(紧张、身体疼痛等)。情绪唤起度高。

    情绪功能:次级情绪,通常是对潜在的核心情绪的回应,如羞耻、恐惧、孤独。由于这些原发情绪被压抑,无法产生适应性的行动,来访者“屈服”于次级情绪。

  • 拒绝性愤怒

    语言表达: 例如:“我恨你!”、“你怎么能这样做?!”、“你太恶心了!”

    非语言表达:愤怒的表现,如高声喊叫、紧握拳头、咬紧牙关、身体紧张、面带愤怒表情,可能伴随威胁行为。愤怒有时夹杂着悲伤。对他人行为高度敏感,有时无法控制愤怒情绪的爆发。情绪唤起很高。

    情绪功能:功能上等同于全面情绪痛苦。这种情绪未经过分化,可能是对更深层的伤害和脆弱性的防御。

  • 预期性担忧

    语言表达:例如:“我很忧虑”、“我感到担忧、紧张。”

    非语言表达:生理症状,如心慌、紧张、胃部不适、易怒。来访者可能表现出对未知和不确定的敏感和警觉、试图反复思考尽可能将最坏的情况想到,情感表达受到抑制。

           情绪功能:功能上不同于核心恐惧(见下文)。担忧的主要功能是避免更痛苦的情感唤起。




03

核心情绪痛苦


     核心痛苦可以理解为人在面对某些触发性情境时产生的最根本、最原始的情感反应。

      些核心情绪通常反映了个体在当时情境中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我们使用“核心”一词,旨在突出这些情绪是治疗的重点。它们位于情绪自我组织结构的中心(即情绪图式schemes),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有效处理或转化。

     核心情绪痛苦往往是极其强烈和难以忍受的,它们可能让人感觉完全被情绪淹没。因此,来访者经常会陷入一种全面的痛苦状态,无法具体指出到底是什么情感在困扰他们。这时,更表面的情绪,比如无助感和无望感,往往会遮盖住真正的核心情绪。

     研究显示,抑郁、复杂创伤和焦虑中的核心情绪痛苦,主要围绕羞耻感、孤独感和恐惧感展开。虽然不同学者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它们共同指出了情感痛苦中未被满足的需求。



  •       基于羞耻的情绪:羞耻感通常让人感到自己很糟糕、不值得被爱或关注,想要隐藏,逃离或消失,伴随着“我有缺陷、我无价值”或“我该被惩罚”之类的内在信念。

          这种情绪通常是对被他人拒绝、评判或羞辱的反应。有时,它也可能是对自我批评或自我厌恶的反应。当自我憎恨或自我厌恶现象出现时,羞耻情绪尤为明显。然而,这些体验中隐藏的需求往往是“被重视、被认可、被接受”等

  •       基于孤独的情绪:孤独情绪反映了一种深刻的孤立感和失去情感联结的体验(如失去挚爱亲人)。关于孤独是否是最具破坏性的核心痛苦形式,学者之间存在争议,因为孤独常常伴随着羞耻或恐惧情绪。

    孤独主要表现为悲伤和持续的被孤立感,或对某个重要人物的丧失感。在叙事表达中,孤独常表现为“我感到空虚、孤独”等。孤独和悲伤通常是对被排斥、丧失或忽视(如童年缺乏支持和关怀)的反应,而未满足的情感需求是“亲密、支持、关怀和联结”。

  •       基于恐惧的情绪:恐惧情绪包括不受保护或入侵产生的惊恐、受威胁或恐吓产生的急性惊恐体验。这些情绪伴随着生理和心理不适,表现为对无法控制的情境的强烈回避倾向。

    在心理治疗中,恐惧情绪通常是创伤体验的激活,未被满足的需求通常包括“安全、保护、稳定”等。

核心情绪痛苦通常由羞耻、孤独/悲伤和恐惧/恐慌的混合情绪构成。每个个体的核心情绪痛苦可能包含这些情绪的不同组合。

核心痛苦往往源自早期的发展阶段中未能妥善处理的伤害和痛苦。这种脆弱性既与童年创伤有关,也可能与主要抚养者的缺乏支持和情感关怀有关,与精神病理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当来访者再次经历类似的情境时,核心情绪痛苦会(情绪图式)被激活。




04

电影实例分析


     在讨论识别和处理核心情感的重要性时,以心灵捕手这部电影为例‍‍‍。

     从情绪聚焦的角度来看,《心灵捕手》中这个场景展现了创伤如何影响个体的核心情感,核心情感是个体对痛苦体验的真实、深层反应,而次级情感(如愤怒,担忧)常常掩盖了这些核心情感,使个体难以直接触及到自己内在的情感需求。

     在这个场景中,威尔的初始反应是对治疗师的“这不是你的错”充满抵抗和漠视,威尔通过愤怒的方式表示不屑。而这种愤怒掩盖了他内心更深层的情感:童年虐待的痛苦。这种次级情绪的防御帮助他暂时回避那些难以承受的核心情绪痛苦,特别是童年创伤所带来的羞耻感,恐惧感和孤独感。

     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治疗师通过不断重复“这不是你的错”这一语句,试图打破威尔的防御,帮助他穿透愤怒,攻击性与玩世不恭的次级情感,逐步触及其被压抑的核心情感,如羞耻、恐惧和孤独。

     当威尔最终情绪爆发并痛哭时,他不仅仅是在情感上释放,他实际上是第一次允许自己面对这些深层的情感,承认自己是受害者,而非问题本身。这种情感的释放和接纳使他能够更真实地接触自己内心未满足的情感需求,如安全感、被关怀和被接纳的需求。

     这一场景展示了治疗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来访者能够突破防御机制,真正面对和表达核心情感时,情感的转化才会发生。




05

情绪的转化


      情绪的转化是处理核心情绪痛苦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特别是通过情绪来转化情绪(emotion change emotion)。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将核心情绪痛苦(如恐惧、羞耻,以及孤独)转化为更具适应性的情绪。非适应性的情绪状态最有效的转化方式是通过激活其他更具适应性的情绪。

     核心情感不能被抑制或消除,只有通过一种相反且更强烈的适应性情感去转化。尽管认知的矫正可以改变情绪,仅聚焦于症状性情绪。而核心情绪痛苦,以羞耻感为例,很难通过认知矫正的方式实现,更多的需要聚焦在感受的层面和情绪体验的层面,爱不是纸面上空洞的文字,爱来自于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因此,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直达核心情绪痛苦。

    这种通过情感改变情感的治疗路径,超越了传统的情感宣泄、情绪管理的技能学习(正念或情绪着陆技术等)、暴露疗法、或习惯化等概念。非适应性情绪并不是简单通过情感的表达或暴露就可以被消除或减弱的,而是通过其他适应性情感来转化,例如通过保护性愤怒或自我关怀。

    因此情感的转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情感释放,而是通过激活新的、更适应的情感,真正改变和重塑情绪反应模式(情绪图式)。




06

总结


      核心情绪痛苦的改变不是理性思考的产物,很难仅仅通过思维和认知的调整来改变,更需要从感受和情绪体验的层面进行处理。需要个体去真正感受、去深入体验和理解内心深处的核心情感及其背后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爱,不是来自于告知,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空洞字句,而是来自于每一次真切的感受,每一刻真实的体验。真实的情感,远超逻辑分析,语言或思维,只有当我们允许自己去体验和感受那些核心情感时,转化才有可能发生。


参考文献:
Pascual-Leone, A. (2005). Emotional processing in the therapeutic hour: Why the only way out is through. 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York University, Toronto.
Timulak, L., & Pascual-Leone, A. (2015). New Developments for Case Conceptualization in Emotion-Focused Therapy.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22(6), 619–636.
Shahar, B. (2013), Emotion-focused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 An overview of the model and a case descrip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doi: 10.1002/ cpp.1853
Greenberg, L. S. (2010). Emotion-focused therapy: A clinical synthesis. Focus, 8(1), 32-42.

责任编辑:日月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