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睡眠不足对情绪健康存在深远影响
时间:2024年05月15日 10:00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01


睡眠缺失的情绪代价


一夜好眠能让次日精力充沛,但睡眠不足却不止是第二天精神不好那么简单。近期刊登在《心理学公报》(Psychological Bulletin)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对我们的情绪健康造成深远影响(Palmer et al., 2023)。


这项由蒙大拿州立大学的 Cara Palmer 博士和东英吉利大学的 Joanne Bower 博士共同领导的元研究,分析了154项不同研究中的5715名参与者的情绪状态。


这些研究通过彻底剥夺睡眠、缩短睡眠时间或者夜间多次打断睡眠等方法,来测试睡眠干预对情绪的影响。同时元分析本身通过汇总多个研究的结果,确保研究结论不仅是某一项研究或特定参与者群体的特例。


结果表明,睡眠剥夺会显著降低参与者的正面情绪,如快乐和满足感,同时,焦虑的迹象——比如心跳加速和频繁的忧虑——在睡眠稍微受损后就会显著上升。抑郁症状及如悲伤和压力等负面情绪也有所表现,但相对较弱且不那么一致。


更重要的是,睡眠对于我们应对情绪困扰也至关重要。即使只是短暂的睡眠中断,也会导致我们处理和应对情绪刺激的能力出现明显不足。所以真有什么烦心事,最好还是「睡一觉再说」。



而在公共健康领域,研究结果还强调了那些需要依赖高警觉性的行业,应该在相关政策中着重考虑睡眠健康的问题。比如对于急救人员和长途司机来说,保证足够的睡眠会是一种高性价比的提高情绪健康和整体心理健康的方法。


在这个睡眠剥夺普遍存在的社会,睡眠不足不仅对个人健康构成威胁,也影响着社会的整体福祉。如能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减轻多种情绪和心理问题,还能促成社会更加重视睡眠的文化转变。在今天这个熬夜被视为常态的时代,这项研究提醒着我们,睡眠的价值不容忽视。



02


人多老才算「老」?


近年来,人们对何时进入老年的看法正在逐渐变化。根据近期发表在《心理学与老龄化》(Psychology and Aging)上的一项研究,现代人认为的老年起始年龄较以往有所推迟(Wettstein et al., 2024)。


该研究由柏林洪堡大学 Markus Wettstein 博士主导,调查了 14056 名出生于 1911 年至 1974 年之间、年龄范围从 40 至 100 岁的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者会参与多次调查,以提供持续更新的数据,显示人们对老年起始年龄的观念会如何变化。


传统观念上,人们通常会认为65岁开始是步入老年的标志,但该研究发现这个观念已不再适应当下社会。从最新结果来看,大部分人会认为老年应该从75岁开始。


而与较早出生的参与者相比,较晚出生的参与者认为的老年起始年龄相对更晚。例如,1911 年出生的参与者在 65 岁时认为从 71 岁开始算作老年,而 1956 年出生的参与者则认为老年应该从 74 岁开始算起。当然研究也发现,这种推迟老年起始年龄的趋势在过去二十年有所放缓,暗示这一现象未必会一直持续下去。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老年起始年龄的看法也会有所变化。例如,一名参与者 64 岁时认为老年的起始年龄是 74.7 岁,等到 74 岁时,这名参与者就将这一标准调整到了 76.8 岁。平均而言,每增长四到五岁,人们对老年的感知起始年龄就会延后约一年。


性别和健康状况也显著影响着人们对老年的看法。女性认为的起始年龄通常会比男性晚两年,而且这种性别差异还在不断扩大。健康状况较好、孤独感较少、自我感觉年轻的人,也会倾向于认为老年没那么早开始。



至于人们对老年看法变化的原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向:


· 从积极角度来说,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整体健康状况向好、预期寿命的延长和退休年龄的推迟,人们在较高龄时的生活状态也仍能保持相对活跃,人们对老年起始年龄的看法也相应推迟;


·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有可能是因为人们对「变老」这件事抱有消极态度,因此不愿那么早被他人当作老人看待而「不服老」。



03


我们为什么会点击「转发」?


在信息泛滥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让我们产生强烈共鸣、驱使我们点击「转发」分享的信息。


但你有没有仔细想过,我们究竟为何会点下「转发」键?


在传统的信息理论中,信息如果足够新颖或者令人感到惊奇,就会具有被广泛分享的价值。但近期《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信息内容与人们观念的一致性可能是人们分享信息更为关键的驱动因素(Goebel et al., 2024)。


该研究采用了两种调查方法:真实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和两个控制实验。


在社交媒体分析中,研究人员从政治中立的新闻源收集了223条推文,并跟踪每条推文的转发频率。


他们通过对比推文发布时间和推文报道事件的发生时间来确定推文信息的新奇性,同时分析了推文内容与分享者信仰的意识形态是否一致。在对比「新奇性」和「一致性」这两个因素对用户转发行为的影响力后,研究人员发现「一致性」似乎是更有力的预测因素。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研究人员还开展了两项控制实验。


在第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让226名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本科生模拟担任一家新闻机构的编辑助理,并决定要转发多少信息给编辑,以便更全面了解一个议题。


在最初阶段,参与者会获得一份讨论在消防中冒险行为是否有效的访谈记录,这份记录会通过一些支持证据来操控参与者对于该话题的观点(支持或者反对冒险行为)。


在让参与者形成初步观点后,参与者会收到一份「更新内容」,该内容会呈现支持或反对最初内容的额外证据(考察信息一致性的影响),同时这个额外证据可能是之前访谈记录内已有的内容,也有可能是一些全新的信息(考察信息新奇性的影响)。最后参与者评估哪些信息足够重要、需要转发给编辑。


第二个实验在设置上与第一个实验类似。301名网上招募的参与者,要聚焦一个特定话题:某个国家是否应该被允许加入欧盟。研究人员为参与者提供的初始信息会让参与者形成一个初步观点,然后参与者会收到一个更新信息,里面包含了与初始信息一致或不一致、新或旧的补充内容。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还要求参与者在做出分享决定前评估更新信息的价值,以收集更多关于参与者感知价值如何影响信息分享决策的详细数据。


上述两个控制实验的结果显示,虽然与参与者观点一致的补充信息会被感知为「不那么新奇」,但这些信息反而更可能被分享出去。同时信息的新奇性并没有显著影响信息被分享的可能性,这与传统信息理论中的预测相违背。


因此综上,虽然一些新奇的信息一开始会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无论内容新奇与否,与人们观念一致的信息才会被更频繁地分享出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可能意味着人们转发信息并不是为了「传播新闻」,而是要通过自己转发的内容,来对外展现自己的观念。


同理对于一些谣言的传播也是如此,关键不在于谣言本身有多耸人听闻,而是在于转发者真的相信谣言本身。


而从更实用的角度来看,信息发布者或者内容制作者如果想要让自己发布的东西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可能就需要优先考虑内容能否有效引起受众共鸣,而不是过多考虑「吸引眼球」这件事了。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