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理咨询师刘莎莎
编辑:小西
图源:unsplash、图虫创意
“生活看起来还算顺利,一切都按部就班,我却快乐不起来,是我有问题吗?”
这是小娜走进咨询室后问出的第一个问题。
这个困惑,我还听到过很多人提起:
为什么物质条件好了,我们却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提不起劲?
今天,在征得小娜的同意后,我分享出她在其中挣扎并最终找回自己的故事。
也希望能给更多在痛苦和迷茫里挣扎的你们一些力量和希望:
你可以允许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01
我的人生,
真的由我自己决定吗?
来到咨询室时,小娜刚好35岁,一个传说中“尴尬”的年纪:
失去了任性的资本,生活和职场都充满了不确定。
但其实,她的人生并不苦情。
从世俗的角度看,反而还算得上人生赢家:
名校毕业,工作稳定有编制,自己就有车有房。
嫁给了门当户对的丈夫,两人感情也不错,还生了一对儿女。
这样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值得羡慕的。
可对小娜来说,从上大学开始,她就总有种“身不由己”的痛苦:
选专业时,明明自己更喜欢新闻,却在父母的推荐下,报了工商管理;
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社交,却为了和身边的人搞好关系,奔波在各种聚会;
29岁那年,她得到了进修机会,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为了备孕放弃了……
在这些时刻,她总是一边做着抉择,一边陷入疲惫、内耗和焦虑。
吊诡的是,哪怕这些决定是她自己做出来的,她还是觉得“被困住了”。
走进咨询室前,小娜数不清自己已经失眠了多少个夜晚。
不安和空虚在她的心里不断蔓延,她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她开始困惑自己这30多年来努力的意义,对未来也逐渐没了期待。
每天一睁眼,一堆「重复」却「不得不」做的事蜂拥而至。
自己就像游戏里的NPC,活在既定的框架里,被动地应对着一切。
小娜深陷痛苦,却又始终找不到出口:
“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可我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小娜的内在自我是虚弱的。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并未获得过足够的“自主感”,也很难跟真实的自我连接。
时间一久,真正的“我”被“我应该”取代。
她也越来越难感知到自己的内在动机到底在什么事上,也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在人生的关键期,内心也很难笃定,不知不觉就陷入虚无或内耗。
这种痛苦,心理学上称为“存在的空虚”。
而这种困境,并不是小娜独有的。在她身上,能看到很多人的折射。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我们中有那么多人都无法清晰地觉察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或许是因为,我们在无意识下,慢慢地失去了“自主感”。
02
是什么,
阻挡我成为我自己?
我们是怎么失去“自主感”,逐渐跟内在自我失联的?
主要受两个环境的影响:一是家庭,二是社会文化。
先来说说家庭。
在咨询室里,我常会引导来访者追溯童年时期的家庭。
不难发现,父母之间的关系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都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
首先是父母之间的关系。
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关系和谐,能给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孩子更容易形成安全的认知模式,内在自我也能在其中获得滋养,持续发展。
相反,如果这个家庭里,父母关系不好、冲突频发,甚至还把糟糕的情绪带给孩子。
那么,在这种不安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在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为了能活下去,还可能会想办法隔离掉自己的真实感受,自然也没有能量去支撑自我不断发展。
其次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
比如,有些严厉型的父母信奉“骄傲使人退步”“棍棒底下出孝子”。
当孩子没达到要求或犯错时,他们给出的常常是贬低、批评、指责,甚至是身体上的虐待。
这样的家庭下成长的孩子,内心满是惶恐,常常要看父母的脸色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再加上,长期生活在指责下的他们,长大后常常会内化这种指责:“我是不好的”“都是我的错”。
背着这样的信念前行,内在自我始终没法很好地发展。
再比如,过度关心、照顾的控制型父母,倾尽所有地爱孩子。
孩子在这样的“爱”下,内心常常充满矛盾。
一方面,他们能感觉到父母很爱自己,另一方面,又会感觉很窒息,透不过气。
因为,父母给的常常不是他们想要的,而是父母想给的。
小娜便是如此。
在这份矛盾下,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她压抑下自己的感受,按父母的要求去生活,任由“假性自体”掩盖了“真实自体”。
当真实自体被过分压制,小娜就陷入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茫然、空心的状态。
再来聊聊社会文化。
每个人都生活在某种社会文化之下,社会文化提供了个体认同的框架,帮助个体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所以,个体对自己的认知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
然而,社会文化注重集体意识,个体注重自我价值。这两者相互依存又时有冲突,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种关系。
比如,最常见的,当下年轻人基于自我价值实现等考量不愿意结婚,但父母和长辈都在不断地催婚。
再比如,小娜29岁时想再往职场上冲一冲,周围的人却都劝她先完成“好妈妈”的身份,再找机会“做自己”。
诸如此类,都是个人自我和社会文化的冲突。
在面对这些选择时,很多人往往都是焦虑、矛盾的。
一方面想要遵从内心,另一方面又无力抵抗社会压力。
当不得不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活在社会框架中,我们也就逐渐失去了自主感。
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体验自己的真实感受,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按照真实的内在自我行事。
03
活着,
是一场成为自己的旅程
诚然,家庭和社会文化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体自我的发展。
但正如《活出生命的意义》所说: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我们也别忘记了:
决定自己生活方式和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我们自己。
那个找寻、成为自我的过程,是最弥足珍贵的。
该怎么做呢?
回忆与小娜的咨询过程,能分享出来帮助到大家的,主要在这四点:
首先,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我们怎样去讲自己的故事,怎么去解读那些细节,决定着我们怎么去理解曾经的自己。
比如,小娜高中时的好朋友突然要跟她不再联系,之后两人再也没说过一句话。
这件事给了小娜很大的打击,至今提起都有强烈的被抛弃感和挫败感。
也因此,在与人交往时,她常常会因创伤被唤起而和对方保持距离。
在咨询室里回溯过去时,我带她去重新看到、解读对方的话语和举动。
当她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对方当时可能是被激发了分离焦虑后,选择先断绝关系,就不用体验被抛弃后。
压抑在心里多年的憋屈就逐渐释然,看到那些被自己忽略掉的被需要的细节,也觉得自己付出的情感是值得的。
当我们跳出原来很痛苦的一些经历、重复性的情节,并针对这些情节注入一些新的观念,从新的角度去看,去重新书写,疗愈也会慢慢发生。
接着,培养与自我的关系,重视自己的内在体验。
过去的经历,或许会让我们有这样的信念:我的内在世界不值得被认真对待。
这种自我背叛会降低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和生活乐趣。
咨询初期,小娜常常觉得自己内心想法不重要,常常用轻视自我的话来淡化自己的担忧:
“我知道这很蠢,但是……”
“这件事实在是太小了,我都不好意思承认”
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她把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那部分隐藏起来,并为此感到羞愧。
最后,她就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
“无所谓”“都可以”“都不错”……成了她的口头禅。
当我们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我们的内在世界就会枯萎。
这种情感上的自我忽视所带来的空虚感,是再多的人际关系和外部成就都没法填补的。
所以,我带着她通过正念、冥想去觉察和感受自己的内在:
①留意内在的身体感觉;
②弄清楚感受的意义;
③不评判和批评自己;
④明确自己的需求,先照顾自己的感受;
⑤畅想自己的人生目标。
同时,发现自己内在的独特资源。
不管我们成长于什么家庭,走过了怎样的路程,只要我们活了下来,走到现在,这其中一定有些独属于我们内在的资源。
可能是暴雨天陌生阿姨递来的一把伞,可能是老师或是某位长者的一句关心问候,只是被我们暂时地忘掉了。
这时,如果我们能够静下来和自己链接,把它找出来,然后去放大它,不断地赋能,它也能成为照亮我们生命的一束光。
最后,在好的关系里,体验到被认可被欣赏,并尝试做自己的内在父母,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我们时常会觉得心累,有很深的无力感,敏感自卑,感觉自己不会成功,没有价值,那是我们的内在小孩受伤了。
一路走来,我们一定承受了很多的委屈。我们需要有人能够安抚我们的委屈,与被爱的渴望。
在一段好的关系里,我们能得到安抚,也能获得滋养。
但同时,我们自己也可以做那样一个人,不断地给自己传递抚慰与爱意。
试着每天跟自己说这5句话吧:
“我爱你”“我永远不会离开你”“你值得我骄傲”“这不是你的错”以及“对不起”。
咨询到中期时,小娜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让生活过得有价值、有意义,不再内耗,主动去学习、挖掘兴趣、提升能力。
走进咨询室前,她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可能什么我也不配得到吧。”
但现在,她说:“每天哪怕一点的改变都能让我快乐很久,我开始爱上自己的生活了。”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困惑、挣扎,不知如何是好,我想告诉你:
最重要的不是找到唯一的答案,而是成为允许做喜欢的事情、顺应自己的感受、自由而有力量的自己。
如果你愿意,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让咨询师成为那个陪你面对问题,找到方向的人。
当你能够穿越这团“障眼”迷雾,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注:来访者故事已授权,隐私部分已做文学化处理。
- The End -
作者介绍
刘莎莎
本文的观点和素材来自刘莎莎老师的直播讲述。
刘莎莎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花香疗愈师,从业时间超过6年,服务时长达5600+小时。
刘老师的咨询非常有特色,并不拘泥于谈话疗法,而是用经典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为咨询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深入学习并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更轻松快速地抵达潜意识并达到疗愈效果。
刘老师注重身心美学的成长,专注于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女性心理与成长等方面课题,入行至今,她在个人成长、婚姻家庭和恋爱心理方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你有这些方面的困扰,可以和她聊聊。
来访者真实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