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为什么你总是失败、不幸:揭开背后的人生预言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10:00  来源:心理咨询师赵军  浏览次数:  分享:



a.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自信还是自卑、幸运还是不幸运、乐观还是悲观、被人喜欢还是不被人喜欢、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

b. 你的恋爱、婚姻关系会是什么样的?

比如:幸福的还是不幸福、对方会出轨还是不会出轨、值得拥有幸福还是不配拥有幸福、对方会一直爱我还是不会一直爱我

请注意,不是回答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而是深入内心感觉自己是什么样子。

现在,请记住你的回答,阅读这篇文章。

我相信你看完全文,会更加明白你和幸福究竟是什么关系。

01

自我实现的预言

晓晨是一个漂亮女孩,家庭条件也不错,但多次恋爱都以受伤收场。

晓晨很希望自己能有幸福的恋爱和婚姻,但她却很难真正拥有幸福。

为什么呢?

晓晨小时候父母很忙,她在亲戚家寄养长大,高中才回到父母身边,与父母关系一直不亲密。

她一直觉得小时候被寄养,是因为自己不好,她内心有一种信念: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没有人会真的无条件爱我。

这个信念如此顽固,以至于在她长大后仍无意识地主导着她的恋爱。

她总是迅速进入恋爱关系,然后变得非常敏感,不断寻找对方不爱自己的证据,一旦发现这样的迹象,她就马上结束关系。

这样的关系模式,在她与不同的恋爱对象中重复,不断印证和强化了她内心深处那个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的信念。

这在心理学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02

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何起作用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内心深处都会形成一些基本信念,有些信念可能深藏在潜意识中,我们自己都没觉察到。

不管这些信念本身是否合理,在生活中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去寻找蛛丝马迹作为证据,去证明这些信念是正确的。

通过反复的证明和体验,我们会不断强化这些信念,慢慢也活成了内心信念的样子,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这样的情况随处可见,比如:

内心觉得自己是值得幸福的人,在关系中就会更多关注积极、幸福的事,生活就越来越幸福;

内心觉得自己是不会被爱的人,在关系中会更多关注负面的、对方可能会不喜欢自己的事,渐渐感觉对方真的不爱自己。

内心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的人,被领导提拔或安排在重要岗位时,他们的内心不是欢喜,反而是巨大的焦虑。很可能会在工作中不自觉犯一些低级错误,被领导批评或冷落后,叹息自己果然是能力不足的。

乐观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充满阳光的,悲观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凄凉的。他们都没有错,因为这就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

我们各自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最后看到的世界也渐渐变成了我们所设想的模样。

03

那么内心的信念是

如何形成的

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我们成年后的关系模式是童年与养育者(父母)关系模式的重复。

a. 安全感

如果童年时我们吃喝拉撒被照顾得很好,父母的情感回应很及时且充满温暖,那我们会形成一个基本信念:外在世界是安全的,外面的人对自己也是友善的,自己也是值得被爱的;

反之,如果童年时没有被照顾得很好,父母情感忽视较多,或是与父母有长时间的分离,我们的基本信念是:外在世界是不安全的,我是不好的,我是不值得别人喜欢的,别人是不会喜欢我的;

b. 追求目标、理想的能力

童年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如果得到适度的关注、鼓励和认可,慢慢我们会内化这些好的感觉,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在现实世界去追求理想和目标。

反之,如果童年时得到的关注太少,得到大多批评和指责,我们也会内化这些不好的感觉,觉得自己不好、没有能力、不配去追求理想。

不过,并不是需要完美父母才能养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60分及格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基本觉得安全、温暖,就可以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只是很多孩子的父母,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

04

如何打破

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我们觉察到内心深处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之后,这些预言是否就能改变呢?

答案是很难改变。

就像我们反复告诉自己要自信,但听到别人评判时,内心就会无法平静,甚至感觉整个人破碎了。

内心深处的信念就像计算机软件的底层代码,如果只从外在行为结果去改变的话,收效甚微。

信念在养育关系中一点点形成和强化,因此也需要在咨询关系中去慢慢改变。

我想讲一个和我咨询了3年的真实来访故事,来说明自我实现的预言如何在咨询中改变。

a. “我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这位来访叫林馨(化名),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外婆一起长大,她内心深处有一个感觉——她的婚姻不会幸福。

来找我咨询时,她正陷入婚姻的痛苦绝望中,感觉丈夫非常冷漠。

我了解到,在她婚前,还有一位男性热烈追求她。那位男性性格热情,对她很好,也很优秀,但她还是选择了有些高冷的丈夫,并很快就结婚了。

她从小没在父母身边成长,内心比较缺少爱和关注,按理说应该找一个非常爱她,非常热情的人结婚,但她却做出了相反的决定,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她的内心有一个信念:我是不值得被爱的,别人是不会真正爱我的。

当那个热情的男性追求她时,反而会让她想逃离。

如果她接受这个男性热情的爱,就证明她内心的信念是错误的,证明她这么多年所感受的痛苦和被抛弃是假的,这是潜意识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的。

发现没,很多看似自由选择的背后,其实是内心模式在控制着我们。

一个从小没被疼爱的人,很难接受别人真正的爱,就像一个人从小没喝过牛奶的人,长大了突然喝牛奶,胃也很难消化。

b. 心理咨询其实是来访借助咨询师的功能成长

在咨询前期,林馨每次都诉说丈夫如何不理解自己,自己如何绝望。这时的她内心没有或缺乏处理自己情绪的功能。

在咨询中,我陪伴着她去处理情绪、反思行为背后的模式,其实是在借助我作为咨询师的功能来处理情绪,慢慢地她也学会了内化这个功能,习得处理情绪的能力。

随着咨询的进行,她渐渐意识到童年成长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慢慢有了边界感,对情绪也有很多觉察。

后来她渐渐看清了自己婚姻中的模式,反复尝试挽救也无力改变什么,最终选择了结束婚姻,开始了单身生活。

离婚后,她有几段短暂的恋爱关系,刚开始很理想化,一旦确立关系就又陷入原来的模式,觉得对方不够关心自己。

我带领着她慢慢去消化这些情绪,让她看到她在内心感受和关系中的变化。

当这些变化越来越多,她对自己的感觉也越来越好,在关系中发生冲突时也不会本能觉得都是自己不好。

c. 自我实现预言的改变需要一个反复体验、确认的过程

后来林馨遇到一个非常温暖的男性,按她的话说,以前这类男性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但在恋爱中她感受到了被爱,这时她才知道原来那些恋爱都白谈了。

这段关系中也有问题和挑战,但我们在咨询中反复去讨论,让她看到了他们的模式与原来模式的不同,让她看到了好的变化。

通过解决一个个恋爱中的问题后,她的内心亲密关系模式也开始慢慢成熟。

林馨的咨询持续了3年多,快结束咨询时,我问她:原来自我实现的预言——我的婚姻是不是幸福的,这种感受是否有变化?

她回答到,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想法了,她现在觉得以后是否与他过一辈子,自己都是可以幸福的,他们的婚姻也会幸福的。她还说,现在的她很容易感受到幸福的感觉,甚至自己在做事时也能感受到心流。

在她开心的笑容中,我知道她的自我实现预言改变了,她已经置身于幸福之中。

05

为什么心理咨询

能打破自我实现的预言

a. 没有阳光和雨水,种子是无法发芽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处理自己情绪、发展亲密关系的功能,但这种功能只是一种可能性,就像一粒粒种子,没有阳光和水分,是无法发芽的。

如果从小父母与我们互动太少,情绪回应太少,关系不亲密,这些功能就无法成长。

咨询关系就像一个较好的养育关系,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不断反馈和回应,会激活我们内心的功能。

在咨询中,我们也在借助咨询师来发展自己的功能,从内化到真正获得。

b. 关系是体验而非知识

童年时,我们在与父母关系中,体验到好的亲密关系,长大后自然会处理亲密关系;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那学习一些亲密关系的知识,也无法真正帮助到我们。

就像学习了再多的游泳知识,下水时还是不会游泳,因为知识无法变成体验。

心理咨询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过渡关系,我们很多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会投射到咨询关系中,通过体验和修通,我们内心才会成长。

c. 不是改头换面而是变得成熟

咨询师无法让一个孩子转眼变成一个期望或理想的人,但咨询师可以让我们内心像孩子般不成熟、脆弱的部分,慢慢成长起来。

当我们不断自责、认为自己不好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内心像个孩子,不是这个孩子不好,只是因为一些成长原因和条件限制,TA没有机会练习成长。

当内心真正的成长和成熟,我们就会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也是值得幸福的。

在感情中,我们就比较容易遇到对的人,更容易建立和维系成熟的亲密关系;在工作中,我们会有能力和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在生活中,我们也能更容易置身幸福,并感知到这种美妙滋味……

现在,回到开头那两个问题,如果你的答案是,觉得自己不自信、不值得被爱、不值得幸福、不被人喜欢……

那么,你可以从现在起就迈出勇敢一步,进入一段咨询关系中,去获得阳光和雨露,让你内心那颗种子发芽和长大。

注:本文故事已获来访者授权,并均已加工处理,模糊了隐私信息。

本文转载自知乎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