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新版《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更新了哪些内容?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10:00  来源:咕噜咕噜  浏览次数:  分享:

新版《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更新了哪些内容?-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咕噜咕噜
编辑:阿某
美编:N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作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常用入门教材,《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在再版更新的过程中,总是会纳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社会议题。今年,该书最新版(第8版)的中文版本推出。相较于上一版,第8版不是常规的内容修正,而是包含大量修订和新增内容的一次重要更新。这些新增的内容,也反映着各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方向。

开发基于大脑的DSM-5替代品

《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将大约300种精神障碍分为22类,这本手册被简称为DSM-5,是临床心理学最常使用的分类系统。包括我们最熟悉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以及可能没那么熟悉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躯体症状障碍、焦虑症等,都在DSM-5中有所分类和介绍。

DSM-5有着很多优点,例如,承认区分精神障碍在人的一生中会发生改变(12岁时所患的抑郁症和60岁时所患的抑郁症不同);认为心理障碍不是离散的分类,而是存在从“正常”到“功能失调”的连续变化范围,等等。

但DSM-5也在经受着业内人士的质疑,最主要的原因是,DSM-5是根据症状而不是原因来对疾病进行分类。当然,这也是因为很多精神障碍的根本原因还没有被找到。所以,按照DSM-5进行心理障碍的诊断时都只依赖于症状检查表和主观临床判断。

并且,一些心理学家也对DSM-5所假设的将精神障碍视为医学“疾病”的想法感到不适。因为,很多精神障碍都是后天习得的不适应的行为模式。甚至,一些精神“疾病”可能更应该被看作是对异常环境的正常反应。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的研究人员指出,许多看似不同的疾病都涉及相同基因的异常——这表明它们可能在大脑中有共同的基础。例如,虽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异常高,但他们的双相障碍的发病率也高于预期。所以,根据症状对精神障碍进行分组忽略了大脑中的实际情况。

因此,NIMH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大脑区域的异常模式来为精神障碍分类。研究者将大脑的系统或区域分为五类:维持、奖励、记忆和其他执行功能、社会过程、惩罚和威胁。这五个核心系统不仅涉及特定的大脑结构,还涉及与其相关的神经递质和通路,以及部分内分泌系统。

基于新的分类框架,重性抑郁症会变成可能涉及奖励和威胁系统以及记忆系统的功能障碍、担忧和恐惧相关的表现可能仅限于惩罚和威胁系统……

尽管试图识别这些模式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相关研究让我们看到了能够客观识别某些精神障碍的希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双相障碍可以根据大脑扫描中看到的特征模式被明确地诊断。

如何解释不道德行为?

霸凌、恐怖主义、谋杀、经济欺诈,为什么不道德行为会持续存在?

不道德行为的发起者就不会在乎自己是不是个“好人”,不在乎自己是否会伤害别人吗?

“穷凶极恶”的罪犯的道德标准与普通人一定不同吗?

班杜拉认为,不道德行为不一定来自道德标准的缺失,而是来自与既有道德标准的脱离,即道德推脱(moral disengagement),这允许我们在自己的道德标准之外行事而丝毫不感到内疚。

具体来讲,有4种不同的过程可以导致道德推脱:

认知重构

认知重构(cognitive restructuring)可以为不道德行为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或框架,即道德辩护。不道德行为的实施者在心理上可以重新设定这个行为以使它符合另一种道德,例如,战场上的士兵会将杀死敌人视为“更大的善”或“必要的恶”,从而替自己的行为辩护。

另一种认知重构的形式是使用卫生语言。例如,采用“外科手术打击”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一次轰炸,创造出一种“专业”的形象来掩饰不当的行为;当雇主使用“精简”而不是“解雇”时,也是在使用卫生语言。

认知重构使得不道德行为的定义被改写,甚至会被认为是为了服务于更高的目标而做的好事。

责任分散

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发生在不道德行为的责任可以被转移到别人身上的时候,进而使得行为主体可以不承认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例如,二战中的纳粹军官和士兵,可能与普通人无异,但是却可以因为上级的命令,就对另一群人类实施残忍的暴行。因为在他们看来,上级才需要为这种暴行承担最终责任。

歪曲后果

歪曲后果(distorting the consequences),指通过将受害者的伤害最小化或者减少对后果的意识,来对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比如小偷可能为了减少偷钱的内疚感,告诉自己受害者很有钱,并不需要这些钱。

所以,当受害者的痛苦不可见时,更容易被忽视。比如现代军事战争中常依赖于高科技远程武器,使得行动方更容易忽视其造成的后果。

非人化

非人化(dehumanization)指将他人视为低一等的生物,进而更容易对对方实施伤害行为,即“把人不当人”。

非人化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例如流浪者被路人看作透明的障碍物;员工被老板当成是获取绩效的机器;父母认为小孩子无知、不成熟等[1]。

一方面,被非人化的个体可能会被视作是没教养的、粗俗的、智力不足的(动物式非人化);另一方面,被非人化的个体可能会被认为是麻木的、冷漠的、缺乏个性的、可替代的(机械式非人化)[1]。

无论是哪种非人化,都将导致遭受更多不道德的伤害。



飞速发展的表现遗传学

在生命历程的初期,一部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秘密就写进了基因里。高中生物告诉我们的知识点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人类携带固定的基因彩票长大成人,然后再将基因遗传给自己的后代。

但表观遗传学告诉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观点:基因的表达也会被环境改变。

具体来说,来自身体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的信号会在特定的细胞中“打开”某些基因,“关闭”另一些基因。每出现一次这种情况,就会留下一个化学标记,以记录发生了什么事情。某些标记会留在DNA上,而另一些标记会留在组蛋白上。这些残留的化学标记构成了表观遗传组(epigenome)。

支持这个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据是,同卵双胞胎在表观遗传组上的差异在生命初期几乎不存在,但会随着生命历程不断扩大[2]。

所以,关于后天环境如何影响个体发展有了一条新的解释路径:环境通过直接影响基因表达来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例如,母鼠对幼鼠的毛发梳理和舔舐会使得某些基因有更多的表达,这些基因有助于关闭应激反应。因此,当被细心母鼠养大的大鼠遭遇正常的应激事件时,它们的身体能更有效地处理这些应激,更快地回复正常状态。

关于人类的研究也呈现类似的结果:那些童年期受到虐待而自杀个体的脑部尸检报告发现,他们的大脑发生了一些与长期应激相关的改变。而童年期没有受虐待的自杀个体的大脑则显示出正常的应激反应模式。也就是说,童年经历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脑的发育。

此外,运动、营养和毒素也能影响基因表达的过程。例如,每周两小时的有氧运动持续6个月之后可以让与肥胖和二型糖尿病有关的基因不再表达。


(图源网络,侵删)


结语

除上述详述的新增内容之外,新版《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每章都有5-12个新板块,例如: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贫穷对神经发育的影响,霸凌和网络霸凌的持续影响,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药物使用趋势,作为一种人格特质的时间取向。

同时,这一版还丰富了恐怖主义相关内容、文化对个体幻觉、被其他同学孤立的负面影响、关于工作倦怠的最新研究、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幸福相关研究的个人应用等。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心理学的新研究在不断拓展人类对自身的理解,帮助我们走向一个更幸福的未来。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作为经典的心理学教材,包含了14个心理学入门需要学习的主题:心智、生物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学习记忆、思维与智力、毕生发展、意识状态、动机与情绪、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治疗,以及从应激到健康和幸福。

每章内容均由一个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出,并围绕该问题提出相关心理学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对该领域的认知。同时,本书还通过“心理学很有用”、“试一试”、“写一写”、“批判性思维的应用”等板块加强了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和深度思考。并且,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本版本对各个心理学细分领域的新研究都做了大量更新,便于学习者和研究者对自身知识体系更新迭代。

本文转载自知乎平台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