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总忍不住和人攀比,我还有救吗?
时间:2022年11月22日 10:00  来源:宛荻  浏览次数:  分享:

总忍不住和人攀比,我还有救吗?-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宛荻
设计:小刘
主播:Aplin
排版:小刘
责编:小绿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深夜翻着小红书,当你的指尖划过一些文案与图片,当你看着百态的评论,你是否有过一瞬地停留或难以言说的感觉?亦或刷着朋友圈,你在是否点赞的纠结下停顿许久?

“他/她们好好看,好美好,好优秀……”

仿佛,照片背后的他/她们从属的是另一个世界,一个与我不同的生活。

你会焦虑不安吗?在某一刻,甚至某一时段,你有没有卸载这些app的冲动?亦或是干脆避而不看?

现在都提倡专注自我,可从小到大,我们的内心为什么会因为他人而荡起波澜?我们好像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独善其身?

01

人的社会性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衡量自我能力与态度的一种方式就是看看怎样与他人比较/较量。

那么,怎么比较呢?

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认为在我们自行与他人对比从而认知自我(self-concept)的时候,我们通常在解答两个问题:什么时候(When)?&和谁比较(With Whom)?

其实,许多时候,在某一领域没有一个客观的评判标准,或者说,我们对自己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此时,我们需要依靠他人从而了解自己。但是在和谁比较这个问题上,就要看自己当时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能力评估还是一个“自己并不糟糕”的结论:你是在向上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还是向下比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

字面意思,向上比较就是与一个领域的强者或“专家”进行对比以发现自身不足;反之,则是向下比较,从而获得一些心理安慰。

02

向上OR向下?

向上比较所产生的心理落差在社交媒体上有着充分的体现:有研究表明在社交平台上花更多时间的人更容易有抑郁或其他负面情绪。因为人们总倾向于在这类平台上展现最好的自己(“Best Selves”),不论是姣好的容貌还是丰盈的生活,这导致我们总觉得好像别人总比自己厉害,他们的生活总是更好的,殊不知这或许是裁剪“悲伤”后的呈现。

所以啊,如若你在刷着小红书或微博时隐约地感受到了焦虑不安,你大抵是在不自觉地和某些博主所展示的帖子进行向上的较真。



然而反过来想想,如果此刻的你转变心态,将向上变为向下呢?

心理学家们有对两组女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第一组女生看许多模特的照片并描述出自己认为最具吸引力的那一张;而他们让第二组女生在看这些照片的同时写出自己引以为傲但并没在模特身上体现出的方面,比如一种特殊的才能,生命中重要的感情……正如预测,更高的身材满意度与更少的容貌焦虑在第二组的女生中得以体现。

大多时候,我们的心理状态取决于我们对比的方式。


03

当焦虑浮现,如何应对?

认识焦虑:没有哪一种情绪是不应该出现的。焦虑其实也并不是负面的代名词;与其逃避,不如接纳。“极度的坦诚就是无坚不摧”(by杨幂)。

正向心理暗示:“你很好,我也是。” 既然我们都喜爱对自己赞美,那何不把这样的赞美留一份给自己呢?我们注定也是带着自己的努力与光芒走到现在的。

回归生活:已知网络刻画“完美”这个命题,我们可以选择找出解法。运动、学习、听歌,不正是抵抗焦虑最好的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下了手机,也把“变优秀”带进了生活的主旋律。

大抵,我们都在追逐美好;感受焦虑的本身也来自于自我感觉的现实与期待的差异。我们被美好的人吸引,也同美好的人比较。我们总会感觉自己错过了什么,好像还差点什么。

努力向上是一种人生追求:网络上,许多博主的帖子与视频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我们可以找到那些帮助自身提高的点朝他们看齐;适时,如果你感觉累了,其实也可以“向下”地发掘自我,从网络中抽离出来。适当的向下比较是一种保护自我、稳定心态的方式;它不等同于嫉妒,它在帮我们确定自己的价值。

这两者,都是自己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赛道,我们可以向前奔跑,在努力的过程中熠熠生辉。

我们可以停歇,可以想想自己身上值得张扬的魅力,自己就在光芒的中央。

Each of us has our own track;we can run forward and shine in the process of hardworking.

We can stop a bit;we can think about the charm of ourselves that is worth publicizing. At this moment, we are in the center of our own stage.

“每个人在每个人的故事里面,都不是普通人。”

“不要太在意奔跑的目的地在哪,享受奔跑的过程,享受当下看到的风景。”


Aronson, E., Wilson, T. D., & Sommers, S. R. (2022). Social psychology.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作者简介:宛荻,设计:小刘,主播:Aplin,排版:小刘,责编:小绿。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由上海交大、复旦、哥大、纽大等全球高校心理/精神医学硕博、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Google资深工程师联合创立,聚焦以「高校学生」「青年教师」「职场新人」为核心的年轻群体,致力于将心理服务普惠化、大众化,让更多年轻人触手可及。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

本文章转载自知乎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