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74年,心理学家安斯沃斯在乌干达创建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陌生情境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安斯沃斯创造了一个有适度压力的情境——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让婴儿和照顾者短暂分离。这个实验由8个步骤组成:
婴儿和母亲被带进一个陌生但舒适的环境,房间里满是玩具
婴儿有机会在母亲的帮助下玩玩具
一个陌生人走进房间和婴儿玩耍
母亲离开,留下婴儿与陌生人和玩具在一起
母亲回来,停下来让婴儿有机会对她的回归进行回应,陌生人离开房间
母亲把婴儿独自留在房间
陌生人回到房间,根据需要与婴儿互动
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房间
实验场景和顺序不变,但不同婴儿的表现却截然不同。通过大量观察,安斯沃斯创建了心理学依恋理论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论。
她将一个人的依恋类型分为三类:安全型依恋、矛盾-对抗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可以看到,实验中的“陌生情境”包含两个分离和团聚的情节:在第一个情节中,婴儿与陌生人被留在了满是玩具的游戏室,在第二个情节中,婴儿被单独留下。对于这个场景实验,安全型的婴儿有如下反应:母亲在场时,婴儿专心地探索玩具、进行玩耍,在母亲的帮助下,ta甚至有可能会和陌生人互动,出于对母亲的信任,ta可能不会反对母亲的第一次离开,在某种程度上,ta甚至会依赖陌生人来获得安慰,但如果ta有选择,ta会更喜欢母亲。
在母亲第二次离开时,婴儿独自留在房间,这时ta的依恋系统被激活,ta会抗议、跟随或哭闹,但无论ta反应如何,在母亲重新回归时,ta会表现出明显的向母亲寻求亲近,尤其渴望身体接触。母亲的安慰和鼓励也能使婴儿迅速地获得抚慰,当被安抚下来后,他们重新回到游戏和玩耍中去。
那么矛盾-对抗型依恋类型的婴儿呢?
他们比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对分离表现出更明显的焦虑和痛苦,他们明显更容易哭闹,且即使母亲在场时,他们也难以投入到玩具和对新环境的探索中去,他们很“粘人”,死死的拽住母亲,当母亲离开又返回时,他们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抗拒:如果母亲远离,他们会死死的纠缠母亲,但如果母亲靠近,他们又会愤怒的抗拒。
安斯沃斯早在1963年,就曾在乌干达的研究中描述过一个婴儿和母亲的行为:“他一个劲地往母亲怀里钻,一旦被放下,就会嚎啕大哭,直到再次被抱起,母亲会抱着他直至熟睡,但轻轻一放,他就会立刻醒来并哭泣。”
这些婴儿对母亲怀有矛盾的情绪,拒绝安慰:他们寻求与母亲的接触,然后愤怒的抗拒,例如,一会要求被抱起来,一会又推开,这些婴儿虽然表现出强烈的痛苦,但很难被安抚。
与以上两种表现又不相同的是回避型依恋的婴儿。他们对母亲的离开和返回都表现得很冷漠,似乎无动于衷。在陌生环境下,他们并未把母亲当做自己的避风港,相反,他们避免和母亲接触,表现出对妈妈的疏远和冷漠。
安斯沃斯的这项研究是心理学依恋关系研究的奠基之作,事实上,不仅是婴儿如此,成人的依恋类型也是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婴儿并不是小号的成人,但成人却是大号的婴儿。
也许看到这你会问一个问题:依恋类型跟我有什么关系?答案是:关系巨大,依恋几乎是一个人毕生的心理话题,它就像潜意识一样影响着你的人生,但也许你却对它一无所知。
在最近看的一本关于依恋的书《依恋与创伤》中,作者详尽地梳理了“依恋理论”的研究成果,并特别对“第四类依恋类型——紊乱型依恋”,也就是带有严重心理创伤的依恋类型的治疗,给出了方案。如果想要了解依恋,这本书值得一读。
那么问题来了,依恋到底是什么?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02
来访者小田诉说着她与老公之间的关系,她咬牙切齿地说:“我恨不得让他去死,有一天我做梦梦见他被车撞死,在梦里我竟然笑出声来”。在我看来,小田就是一个一生都在寻求依恋关系但始终求而不得、因爱生恨的“矛盾-对抗型依恋”的典型。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要么对方遍体鳞伤,要么自己痛不欲生:心理学深度剖析“作”,这篇文章距离现在已经有2年时间,但仍被系统反复推送,收获了无数评论。
其中大部分评论是这样的:原来“我”是这样啊!、“说的就是我”、“我老公(老婆)就是这样,简直一模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作”,是矛盾型依恋类型的人的典型行为。这类人一生都在“依恋关系”中沉浮,可以说,对“情”——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的追求,贯穿他们生命的始终。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我们每个人穷其一生都需要发展和整合两条主线:即关联感和自我界定,自我界定和自主性相关,关联感则与“与他人的关系”相关。这句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其实就是在做两件事,第一件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寻求情感支持,另一件是发展自我。
关于这两点,东西方的文化上显示出了比较大的差异。
西方文化更强调自我界定,一种带有偏见的观点会认为这是偏男性的需求,强调自我界定包括强调独立性、自主性、自力性、竞争感、成就感、支配感、权力感、独处等。如果过分强调自我界定,就会出现常见的对环境的适应不良,比如嫉妒、追求权力、自恋、自我批评的完美主义、攻击性、孤立和疏离,这将导致个体冷漠、霸道、挑剔、批判、充满敌意。如果你认为刚才这些说法难以理解,那可以举几个例子。
比如现在有很多女性鸡汤说“女人就不应该浪费时间谈什么感情,就是要搞钱”,持有同样论调的“大丈夫何患无妻?最重要的是你有钱有势”,这些都是过分强调“自我界定”的充分表现。
说到这,大家也可以看到,随着世界的融合,传统的东方文化越来越被西方工业文化所影响,所以刚才说的这种论调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流行,它更强调个人的单打独斗,强调个人能力,而隐约包含着对人际关系的否定。
与之相反的是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会更强调“关联感”,一种带有偏见的观点会认为这是偏女性化的需求。强调关联感,即强调依赖、合作、协作、共享、互利、互惠、利他、共情、情感性和亲密等特质。
其实这两点就是“融合”与“独立”的另一种说法,而一个人人格的成熟,是需要这两部分同时发展的,任何偏向,都会走向偏颇。
03
我们来谈谈不同依恋类型对一个人生活的影响。
简单说,如果一个人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ta大抵会发展成为一个人格成熟的人,也就是刚才所说的关联感和自我界定两方面都很好的人。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合群但不依赖、独立但不孤僻、既善于与他人合作,又能享受孤独。
依恋类型与我们常说的“安全感”紧密相关,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基本上安全感也会很充足,所以他们会更有能力探索世界,换言之,他们不但人际关系水平发展的很和谐,在事业上也容易有建树,但这种事业有成又不是那种偏激、强迫的“有成”,不是那种“不优秀就不配活着”的强迫性优秀,而是云淡风轻、不急不缓的优秀。
我想这个类型的人,大抵是我们心中的“理想型”,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会很容易识别出来,他们无论外表多么平凡,都难掩人格魅力。
不过很可惜,这个类型的人,大概是很少的。多数人都是“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在这里,我为他们画个简单的人物画像。
比如矛盾型,我自己就是这个类型,所以相对来说,我可能最熟悉这个类型。这类人的典型的特质就是容易焦虑、纠结、完美主义、感情中比较“作”、缺少安全感,情绪波动比较明显(忽而晴空万里,忽而阴云密布)
那么回避型的人呢,我也接触过不少。简单说,一些“超理智”的人,就是这个类型。他们好像几乎没什么情感和情绪波动,表现出来的是理智与冷漠共存的状态。或者说,绝对的理性,其实就是冷漠的代名词。
当然,世界远比分析的复杂,作为“复杂系统”的人类,也不是简单的几个类型就可以概况的。大多数人都是多种类型的组合,犹如一枚混合面馒头,区别在于哪种类型为主。比如我自己,主要是矛盾型,同时也伴随安全型和回避型。
04
不管是星座还是占卜,都被人所喜爱,这是因为我们都很喜欢把自己“归到某一类”——这种心理需求满足了我们的安全感、确定性、以及归属感的需要。但是我最最想要强调的一点,其实并不是“对号入座”,比如这本书,它是讲依恋的,更是讲依恋创伤的发展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变化的”,终生可塑。
如果我们把自己限定为某一种类型,那所有的科学研究就毫无意义,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改变了,但事实上,我们终生可塑。
这才是这本书以及依恋关系研究的意义所在——了解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我。比如我自己,就从以矛盾型为主,发展到了以安全型为主,现在的我,已经不需要再用“作”的试探来获取安全感了,因为我自己已经可以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相对应的是,我的情绪也不像以前那样大起大落、阴晴不定了。变得稳定平和了很多。
同时,不管是这本书,还是心理学,其实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作为一门“育儿学”,比如在这本书里,它讲述了大量依恋关系的“代际传承”——换言之,你自己是什么类型,大概率会把这个类型“传”给你的孩子。这不是基因学上的“传”,而是潜移默化的传染。这才是可怕之处。
从这个角度说,个人发展不光是为了自我,同时也可以斩断“家族传承”的链条,换言之,如果我自己缺少安全感,但我可以通过发展自我,让我的孩子成为安全依恋、人格健康的孩子。
“可塑性”才是王道。
写在最后
“依恋”是每个人逃不开的话题,我们从婴儿成长到成人,一路上都被依恋关系影响和塑造。所以心理学也是如此,也许你不了解它,但它的存在一直在影响着你。
文:有梦想的唐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签约作者;壹心理认证作家;外冷内热;热衷深度干货;出版《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后台私信。我为自己写作,希望遇到产生共鸣的“同路人”)
责任编辑: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