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思想教育>主题教育>正文

走进红色水利印记,听红军后代讲述永不磨灭的记忆
时间:2023年07月17日 11:55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为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红色水利史的波澜壮阔,感悟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7月15日,南昌工程学院“追寻红色水利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大学生党员实践团走进瑞金“红井”与红军后代共话初心使命,开展暑期红色走读活动。

古樟树下话初心,红色基因代代传。“我爷爷是红军,我父亲叫杨大毛,是毛主席给他取的名字,我家当年就住在‘红井’附近……”在瑞金沙洲坝元太屋毛主席旧居前的古樟树下,实践团成员围坐在一起聆听红军后人、共产党员杨小春老人讲述其父亲与毛主席、与红井的特殊情缘。他讲道,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迁到瑞金的沙洲坝,毛泽东主席迁到元太屋生活、工作后,带领红军战士挖井解决吃水难题,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著名论断。也正是在这棵古樟树下,毛主席给和自己孩子小毛一同玩耍的小邻居亲切地起了大名“杨大毛”。村民本想感谢毛主席的取名,毛主席却说道,你不要感谢我,像大毛的父亲一样参加红军的才是我们应该感谢的人。受初心感召和祖辈影响,父亲杨大毛和他也都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军报国、为党奉献!


在杨小春老人的娓娓道来中,实践团成员的思绪仿佛跟随着他走进了记忆深处,回到那年、那月、那天。在交谈中实践团了解到,红军长征后,这口红井作为第一处农村饮水工程后续也曾被砸坏填平,但沙洲坝群众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保井战”,新中国成立后,其父亲杨大毛和乡亲们一起把毛主席挖的井命名为“红井”,并对红井进行了全面整修,在井旁刻上了那句珍藏心底的话——“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杨小春老人语言朴素、情真意切,给予学生党员们“初心”的感悟,深刻感受到党领导人民治水兴水的百年历程,是党的百年奋斗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以苏区水利奋斗史为激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红井”旧址吟红歌,红色血脉永赓续

追寻红色足迹,实践团成员跟随着杨小春爷爷来到“红井”旁,站在蓝天白云下,杨小春爷爷饱含深情地为我们唱起了由他自作词的歌曲《瑞金的红井水》引来阵阵掌声。“我是生在红井旁、喝着红井水、听着红井故事长大的,跟党的感情很深,所以我想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故事,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这首歌与《北京的金山上》同曲,是我自己创作了歌词,一山一水感党恩,希望你们年轻党员也能学会这首歌,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革命老区视察,他告诫全党:“要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同年,杨小春爷爷也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一名红色讲解员,开始义务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红色故事。站在“红井”旁回望那一段段红色水利史,全体成员一边品尝甘甜的井水,一边学习着“一心为民”的苏区精神,在“边走边学”中感悟水利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在饮水思源中坚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陈列馆中“小课堂”,红色水利润心田

在中央苏区水利史陈列馆中,江西省“红色班级”指导老师以“红色文化+行走课堂“红色文化+水文化”为主题带来了一堂“沉浸式”“互动式”思政课,从红色水利起源到水利建设新时代,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一处处红色水利遗产,向世人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真实答案,深刻引导学生学思践悟、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文/吴京颖 图/彭依雯 汪于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