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心理学证明:会玩的人更强大!3 个「成年人玩耍指南」,拯救你的压力和关系
时间:2025年06月10日 17:42  来源:王佳萌  浏览次数:  分享:

你有多久没像儿童一样尽情玩耍了?——玩游戏不仅不会导致玩物丧志,还能促进心灵的健康发展-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王佳萌

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儿童节到了,今天想写写一种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丢失的重要能力:玩耍、做游戏的能力

玩耍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成长中,很多时候是被极大地贬低的。爱玩耍的小朋友总是被批评玩物丧志。

但实际上,很多童年的游戏和我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比如在玩躲猫猫的过程里,我们实际上通过抓和逃,逐渐获得一种关系中的安全感:消失的人不会永远消失,他们还会再出现,我可以通过努力找到他们;别人是在意我的,就算我躲起来了我也还在他们的心里,他们会跨越困难来找到我、抓住我。

而玩过家家角色扮演的时候,我们其实正在学习如何心智化,发展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

如果我是一个医生,我会怎么对待别人?如果我是别的小朋友的妈妈,我会怎么照顾他们?

每个孩子刚来到世界上时都是自我中心的,满脑子都是自己怎么想,还没有能力从别人的角度考虑事情。在玩过家家的过程里,我们走出儿童式的自我中心,开始学习如何换位思考。

是玩耍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所说的过渡性的空间

在玩耍的空间里,一切皆有可能,所有事物都既是真的又不是真的,因此我们可以不必惧怕犯错,只管尽情尝试和冒险。

这就像是我们在真正开飞机之前,先在模拟器上练习一段时间驾驶,锻炼自己的能力和信心,这会让我们在真正实战时做得更好。

在玩耍的过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心理能力得以发展,帮助我们更好地和真实的现实世界相处。

长大以后,我们基本都不会再玩过家家了,但在我们看小说、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进行一个和过家家很相似的过程,去幻想假如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会有如何的体验。

我们也很少会真的再去玩躲猫猫,但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和躲猫猫类似的玩耍举动。

比如有些人可能会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来到伴侣的身边抓住伴侣,给对方一个惊喜。

而有些人喜欢在亲密关系中玩追逃游戏,故意给对方设置一些障碍和考验,他们真正的期待是,对方能坚持不懈地跨越困难,最终找到自己、抓住自己

当另一方能够理解这些动作中的游戏性,双方就能以更加亲密、安全的方式和彼此在一起。

《逃家小兔》的童话就向我们呈现了小兔和妈妈之间的追逃游戏。

童书《逃家小兔》与被离开的妈妈

小兔嘴上一直坚持说着我要离开妈妈,我要逃到远远的地方去。但假如它真的那么坚定地想离开、想逃跑,何必反复向妈妈诉说呢?

事实上,它正在独立和依赖之间摇摆。它想长大独立,同时也希望自己变得独立以后,假如想回来,随时能够回到妈妈温暖的臂弯。

而妈妈敏锐地捕捉到了小兔的表达中的游戏性她没有报复,没有先转身离开。

她呆在原地,敞开怀抱,温柔而坚定地回应了小兔未说出口的愿望

有些时候,当这种游戏性的表达出现在成年人的关系里,它显得太晦涩和有攻击性,关系中的另一方很难理解。

比如,在一段成年人的亲密关系里,当关系中的一方和另一方玩追逃游戏,不断地回避和疏远对方,总是说要离开对方,那对方确实会觉得:你不断说你要离开,看来我对你来说真的不重要,我何必和你在一起自讨苦吃,分开吧。

当游戏背后的愿望无法被表达和理解,最终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

在我做心理咨询的过程里,我发现心理咨询也提供了一个过渡性的可以玩耍的空间

咨询关系是一段亲密的专业关系,既是真的又不是真的,因此在咨询的空间里,我们可以抱有一种玩耍、做游戏的心态。

咨询设置所维护的稳定、安全的空间里,来访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想亲密、想攻击、想离开等各种各样的愿望,不用担心这些愿望会造成现实中糟糕的结果。

咨询师不会像在一段真实的亲密关系中那样做出拒绝、报复等反应,而是始终去提供理解,以促进来访者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玩耍,来访者就可以更加理解自己的游戏背后真实的愿望,慢慢学到如何在现实中的亲密关系里更直接、有效地表达自己。

说了很多玩耍的意义,可能会有读者朋友觉得,能理解玩耍是重要的,但这实在太奢侈了,自己没有任何时间能分给玩耍。

很多人认为必须极大地压缩玩耍的空间,才能有更好的工作绩效,才能让自己在一个很卷的时代里生存下来。

但实际上对玩耍的挤压,不一定有利于绩效

从小我们就总是被努力一定有回报有志者事竟成等格言洗礼,由此可能形成一种思想钢印:我越努力,越鸡自己,我的工作效率越高。

然而事实上,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压力和绩效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绩效可不是越鸡越高的

当你在这个倒U曲线的左半边,给自己加压可能有利于绩效的提升。但假如你拼命鸡自己绩效也无法提升,说明你早就已经过了这个关系曲线的顶点,走到了这个倒U型曲线的右半边。此时压力越大,你的绩效反而会越差。

你已经需要休息和玩耍了。

人类又不是机器。而且即便是机器,也需要有时停工检修维护,何况人类呢。

记得珍惜你内心深处的小朋友,经常带ta玩一玩,也和身边人内心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


作者:王佳萌

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儿童节到了,今天想写写一种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丢失的重要能力:玩耍、做游戏的能力

玩耍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成长中,很多时候是被极大地贬低的。爱玩耍的小朋友总是被批评玩物丧志。

但实际上,很多童年的游戏和我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比如在玩躲猫猫的过程里,我们实际上通过抓和逃,逐渐获得一种关系中的安全感:消失的人不会永远消失,他们还会再出现,我可以通过努力找到他们;别人是在意我的,就算我躲起来了我也还在他们的心里,他们会跨越困难来找到我、抓住我。

而玩过家家角色扮演的时候,我们其实正在学习如何心智化,发展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

如果我是一个医生,我会怎么对待别人?如果我是别的小朋友的妈妈,我会怎么照顾他们?

每个孩子刚来到世界上时都是自我中心的,满脑子都是自己怎么想,还没有能力从别人的角度考虑事情。在玩过家家的过程里,我们走出儿童式的自我中心,开始学习如何换位思考。

是玩耍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所说的过渡性的空间

在玩耍的空间里,一切皆有可能,所有事物都既是真的又不是真的,因此我们可以不必惧怕犯错,只管尽情尝试和冒险。

这就像是我们在真正开飞机之前,先在模拟器上练习一段时间驾驶,锻炼自己的能力和信心,这会让我们在真正实战时做得更好。

在玩耍的过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心理能力得以发展,帮助我们更好地和真实的现实世界相处。

长大以后,我们基本都不会再玩过家家了,但在我们看小说、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进行一个和过家家很相似的过程,去幻想假如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会有如何的体验。

我们也很少会真的再去玩躲猫猫,但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和躲猫猫类似的玩耍举动。

比如有些人可能会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来到伴侣的身边抓住伴侣,给对方一个惊喜。

而有些人喜欢在亲密关系中玩追逃游戏,故意给对方设置一些障碍和考验,他们真正的期待是,对方能坚持不懈地跨越困难,最终找到自己、抓住自己

当另一方能够理解这些动作中的游戏性,双方就能以更加亲密、安全的方式和彼此在一起。

《逃家小兔》的童话就向我们呈现了小兔和妈妈之间的追逃游戏。

童书《逃家小兔》与被离开的妈妈

小兔嘴上一直坚持说着我要离开妈妈,我要逃到远远的地方去。但假如它真的那么坚定地想离开、想逃跑,何必反复向妈妈诉说呢?

事实上,它正在独立和依赖之间摇摆。它想长大独立,同时也希望自己变得独立以后,假如想回来,随时能够回到妈妈温暖的臂弯。

而妈妈敏锐地捕捉到了小兔的表达中的游戏性她没有报复,没有先转身离开。

她呆在原地,敞开怀抱,温柔而坚定地回应了小兔未说出口的愿望

有些时候,当这种游戏性的表达出现在成年人的关系里,它显得太晦涩和有攻击性,关系中的另一方很难理解。

比如,在一段成年人的亲密关系里,当关系中的一方和另一方玩追逃游戏,不断地回避和疏远对方,总是说要离开对方,那对方确实会觉得:你不断说你要离开,看来我对你来说真的不重要,我何必和你在一起自讨苦吃,分开吧。

当游戏背后的愿望无法被表达和理解,最终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

在我做心理咨询的过程里,我发现心理咨询也提供了一个过渡性的可以玩耍的空间

咨询关系是一段亲密的专业关系,既是真的又不是真的,因此在咨询的空间里,我们可以抱有一种玩耍、做游戏的心态。

咨询设置所维护的稳定、安全的空间里,来访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想亲密、想攻击、想离开等各种各样的愿望,不用担心这些愿望会造成现实中糟糕的结果。

咨询师不会像在一段真实的亲密关系中那样做出拒绝、报复等反应,而是始终去提供理解,以促进来访者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玩耍,来访者就可以更加理解自己的游戏背后真实的愿望,慢慢学到如何在现实中的亲密关系里更直接、有效地表达自己。

说了很多玩耍的意义,可能会有读者朋友觉得,能理解玩耍是重要的,但这实在太奢侈了,自己没有任何时间能分给玩耍。

很多人认为必须极大地压缩玩耍的空间,才能有更好的工作绩效,才能让自己在一个很卷的时代里生存下来。

但实际上对玩耍的挤压,不一定有利于绩效

从小我们就总是被努力一定有回报有志者事竟成等格言洗礼,由此可能形成一种思想钢印:我越努力,越鸡自己,我的工作效率越高。

然而事实上,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压力和绩效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绩效可不是越鸡越高的

当你在这个倒U曲线的左半边,给自己加压可能有利于绩效的提升。但假如你拼命鸡自己绩效也无法提升,说明你早就已经过了这个关系曲线的顶点,走到了这个倒U型曲线的右半边。此时压力越大,你的绩效反而会越差。

你已经需要休息和玩耍了。

人类又不是机器。而且即便是机器,也需要有时停工检修维护,何况人类呢。

记得珍惜你内心深处的小朋友,经常带ta玩一玩,也和身边人内心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