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引起热议的电影《抓娃娃》,你看了吗?
明明是部喜剧,我却笑着笑着就哭了。
剧情主要讲述了历经磨难、白手起家的富豪父亲马成刚,“穷养”小儿子马继业的故事。
为了培养马继业做自己的继承人,马成刚隐藏富豪身份,带着妻子和马继业搬进他小时候住过的破房子里,请来一群教育专家伪装成NPC,24小时“陪伴”马继业成长。
整部片子,像极了中国版《楚门的世界》。
被操控的马继业深信:自己家的条件很糟糕,父母和奶奶为自己牺牲了很多,自己必须努力学习、乖巧懂事......
为此,他不顾同学嘲笑每天跑步5公里去上学,放弃自己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去垃圾桶捡瓶子补贴家用......
马成刚一心盼着:儿子从清北大学毕业那天,自己摊牌富豪身份,再送他一份“企业继承人身份”的大礼。
然而,马继业在这种“失真”的环境中长大,人格和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对劲,亲子关系也一路滑坡。
最终,他识破了这个骗局,决定寻找真实的自我,但这并不容易。被控制、被欺骗的阴影,还是会伴随他的一生......
很多观众评论说:
“马继业太惨了,没苦硬吃。”
“这简直就是一个地狱笑话合集。”
“太讽刺了,很有教育意义啊,希望更多父母可以看到。“
虽然电影最后没演出“望子成龙”失败后,亲子之间怎么收场。
但生活中的后续,比比皆是。
有的父母控制欲极强,剥夺孩子的自由,孩子长大后产生“失望性情感隔离”,远离父母;
有的父母没苦硬吃,逼孩子吃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苦,认为这样才能成功,硬生生把孩子逼出心理问题......
而我看完电影后,最深的感受是:
缺乏自我认同的父母,养不出自信的孩子。
还有人从这部喜剧里,看出了“中式恐怖”。
恐怖的点在于:缺乏自我认同的成长经历,是悲剧的开始,也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痛苦源。
而这种痛苦,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悄然发生着家族代际传递。
显然,过去的经历已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治愈现在的自己,让痛苦止于自己这一代。
所以今天,壹心理想跟大家聊一聊:
我们要如何做到“自我认同”,勇敢地主宰自己的未来。
01
缺乏“自我认同”的父母,
容易把孩子“养废”
马成刚是二婚,与前妻生养的大儿子马大俊,高考总分只有98分,甚至会把“老大徒伤悲”念成“老大走伤悲。”
马成刚对马大俊失望透顶,觉得这个儿子算是“养废”了,不许他在外面叫自己“爸”,更是把他送到国外自生自灭。
离婚再娶后,他和妻子春兰有了小儿子马继业。
岳父岳母溺爱马继业,为了不让马继业也被“养废”,马成刚对他精心策划了一场“苦难教育”。
看到这里,有观众提出一个矛盾的地方:
马成刚已经是顶级富豪了,居然还用“寒门出贵子”的理念来教育下一代。
是的,仔细观察马成刚的人格,不难发现:他是一个严重缺乏自我认同感的父亲。
自我认同,指的是个体能够适应、整合自我,在不同环境下,依然能展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简单来说就是:自我认同感高的人,能调试好自己的心态,平衡好自己和外界的关系。既能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评价。
而马成刚的自我认同感很低。表现有三点:
首先,他高度自恋。
成功后,他要所有人都围着他转、听他安排、为他效劳。
他觉得自己从小吃苦,性格特别坚毅,就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照搬到孩子身上。
美其名曰“更高维度的父爱”,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同时,他也很缺爱。
小时候家里穷被人笑,年纪轻轻就撑起整个家,每天放学回家都得给奶奶熬药,妈妈还早早就去世了。
一个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自然也不懂怎么好好爱自己的孩子。
最后,他还很多疑。
马继业高考时,在白卷上画了只象征“自由”的鸽子,然后伪装成自己被绑架,逃出父亲的掌控。
马成刚收到儿子被绑架的照片,第一反应竟然是:一定是马大俊把马继业绑架了。
春兰说“大俊干不出这事”,他却坚信:马大俊把马继业当成竞争对手,要铲除他。
自恋、缺爱、多疑,这三点,都指向马成刚心智不成熟,不能随着社会的变化调试好心态,平衡不好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所以,无论他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依然会用小时候的认知来看待一切。
通过坐驴车去打工、故意穿烂鞋等行为,来激发儿子的孝心;
让儿子捡瓶子挣钱养家,把儿子被霸凌称为“培养意志力”;
偷看儿子日记、还让一大堆专家逐字分析……
不难看出,马成刚的认知完全与现实脱节。
这导致:马继业从小生活在失真环境里,自我非常割裂,认知也与现实脱节。
被操控已久的他在课堂上失控发言,被老师和同学嘲笑:
“我们的生命被一股神秘力量主宰,也许是外星人,也许是蜥蜴人……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这一幕,虽然为马继业后续的觉醒做了铺垫,但也足以看出,他已经有些精神分裂的前兆。
02
为什么两个儿子都被“养废”了?
《抓娃娃》虽然是喜剧,但现实意义却非常沉重。
马成刚、马大俊、马继业仨人,对应着我们生活中的三种“自我认同缺失”。
马成刚,对应了“同一性扩散”:没有做有意义的成长探索,也没有自我投入。
没有热爱、没有梦想、没有信仰,一生就奔着“栽培孩子”的目标努力。
当马继业想要离开父母、活出自己时,马成刚愤怒地说:
“你觉得我在操控你的人生?你也操控了我们的人生!”
一个成年人,把自己的一切愿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还反过来谴责孩子剥夺了他的自由。这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
马大俊,则对应了“同一性早闭”:心怀热爱,但没机会探索自己的各种可能性。
马大俊出现在马继业面前时,梳着长发,住着豪宅,与“义弟”睡一张大床。
他在社会发展上一塌糊涂,但人格底色却很善良。
看见马继业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捡瓶子,就请他吃大餐,买下他所有的瓶子,还亲自给他搓澡。
善良的人,都热衷于关心他人的幸福。
但马成刚不欣赏他,觉得这个儿子没出息,就全盘否定他的人格和优点。
马大俊像极了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学渣”孩子:
虽然成绩不好,但乐于助人,擅长倾听,很会共情别人。
这样的孩子,其实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
就像马大俊,因为一直得不到马成刚的认同,所以迟迟无法认同自己。
直到登顶珠峰,对着天空大喊:“老马!我不需要你瞧得起我了!”
这时的他,才摆脱了“被父亲认同”的执念,实现了自我认同。
而马继业,则对应了“同一性延缓”:虽然努力想活出自己,但直到成年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电影末尾,他虽然挣脱了父亲的控制,没考清北大学,而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体育大学,但依然受到父亲规训的影响——
长跑比赛上,他一看见空瓶子就走不动道,跪在地上捡瓶子,导致比赛失利。
马成刚自己也承认:他给马继业的内心留下了不可挽回的创伤和阴影。
这类人,自我同一性的危机最严重。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无法适应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逃避工作,封闭自己;
一些工作几年、屡屡受挫的人,辞职回老家躺平,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这些,其实都是同一性延缓的表现。
TA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追求什么,在“活出自己”这条路上,往往要花比别人多出数倍的时间。
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早闭、同一性迟缓,是心理学家马西亚(Marcia)提出的自我发展理论里的内容。
马西亚把孩子的成长发展,视为一个“量变”的过程:
孩子一直在积极探索、高度投入,并且不断巩固和调节新信息,整合到自我中,就能顺利完成自我同一性。
也就是说:
父母能接受孩子的变化,允许孩子不断改变,肯定孩子每次成长,孩子才能在自我成长这条路上走得又快又好。
03
顺利完成“自我同一性”,
才能好好长大
从电影回到生活,我们会发现:
有些父母不是故意折磨孩子,而是真以为这样做是为孩子好。
父母的自我认同缺失,养起孩子来也有心无力。
所以,很多孩子第一次“觉醒”,恰恰是离开父母之后。
找到兴趣爱好、与爱人建立亲密关系、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
那么,为什么分离会促进觉醒呢?
心理学中有一个“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外在动机会削弱内在动机。
如果父母的目的性和控制欲太强,会削弱孩子发展自己的内驱力。
和父母分离后,外在动机淡化了,孩子的内驱力有所上升,就会慢慢调整到比较好的水平,提升适应能力。
由此可见:完成自我同一性的第一步,是经历“与父母分离”这个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是鼓励孩子和父母断绝关系。而是孩子利用离开家的机会,学会独立,再以新的心态回家,重新审视亲子关系。
完成自我同一性的第二步,是一个很有效的小练习:撰写“心理传记”。
心理学家Laura曾做过一项实验:
请实验者连续3天,每天花15分钟,写一篇心理传记。
他对实验者说:“请你们记录下来生命中最难忘、最高兴的经历,可能是恋爱经历、读到一本好书,或是
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选择一段美好的经历,重新体会当时的心境,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当时的感受。”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者连续写4-6天之后,焦虑水平会开始下降;
连续写一年左右,会表现出更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拥有更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
其中,写下“我懂得了”“我感觉到”“我认识到”等字眼的实验者,心理和健康收益是最大的。
因为TA们向内深入探索了自我,从过去的经历里,挖掘出具有成长性的部分,并且投入其中。
而持续的探索、投入,就是成长的助推器。
完成自我同一性的第三步,是认真理解自己。
沈从文在1924年11月20日,曾写过一篇日记:
“我病了,我确是有病!
我不能得到一晚安安稳稳睡过;总是醒上五六次;有时开起两只眼睛过一夜……
在每次强烈的伤心刺激之后,我的病便发作了……
啊!啊!五尺之躯,已是这般消磨了!”
看到自己“有病”,却不回避,其实就是在告诉自己:
“我有力量承认自己的问题,也相信即使不回避,暴露出来,我也是好的。”
认真理解自己的压抑,本身就能带来力量感;
持续理解自己,就能积累越来越多的力量。
即使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过理解,持续的自我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慢慢与内在阴影和解。
04
写在最后
电影最后有一个小彩蛋:
马成刚看到马继业在长跑比赛上捡瓶子,知道小儿子也被自己“养废”了。
他对妻子说:“我们送马继业一个弟弟妹妹吧。”
这意味着:他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缺失支持孩子的能力,还想再生一个孩子,来弥补上一个留下的遗憾。
不去找错误的源头,而是再用一个错来修补上一个错。
很多人的一生,就这样可悲地度过了。
然而,人的一生,不应当是成为他人眼中的样子;
而是无论怎样,都不要放弃理解自己、寻找自己、认同自己。
就像苏格拉底临死前的自白:“如果自己就是潮水的一部分,怎么能看见潮流的方向?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自己带领着自己,奔向无穷的可能性,这样的人生,才真正饱满而有力。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