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当你感觉到伤痛时,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答案或许有:换一个环境、告诉自己那不是我的错、找到比自己更糟糕的人来比较、伤心、没感觉,以及体谅伤害自己的人等等。
相信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方式。
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会用这样的保护方式,以及这样的保护是否有利于建立亲密关系。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这些问题,以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找到那个懂自己的人。
0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护层
当我们遇到伤心难过的事情时,会用某种方式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以保护自己。
那么这些保护自己的方式是什么呢?
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常说的心理防御机制。
说到心理防御机制,我们需要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超我和自我这三部分组成。
本我就是本能,奉行享乐原则。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中只有本我,就会不顾一切地寻求各种欲望的满足;超我就是道德,奉行道德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父母亲形象和社会文化规范的内化;当本我和超我有直接冲突时,自我在它们之间做协调,奉行现实原则,即环境允许一个人做什么,这个人就做什么。
也就是说,本我和超我之间,是欲望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自我,就不得不随时随地来解决这种冲突,于是就出现一种叫做心理防御机制的方法来缓解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以减轻自我的烦恼。
心理防御机制有很多形式,包括合理化、投射、升华、退化、补偿、忽视、否认、隔离、反向形成等等。
这里要强调一下,心理防御机制虽然是自我缓解焦虑的一种手段,但很多时候它是在潜意识层次上运作的,个人很难察觉到。
比如前面说的“告诉自己那不是我的错,就是否认;找个比自己更糟糕的人比较,就是合理化;没感觉,就是隔离等等。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保护方式,有时是意识层面的故意为之,有时是潜意识层面很难被察觉到。
02
人的心灵有三层结构,
即保护层、伤痛层和真我
前面说的保护方式对我们很重要,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哪些在自己弱小时,或无力时减轻自己伤痛的保护方式,很多人甚至都活不下来。
但是,自我保护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武志红老师说:“当有些保护方式在时,你会发现谈话不容易深入,很难尽兴,因为这些保护方式都隔离了感受,切断了链接。”
国际知名两性和婚姻关系治疗师莎兰•汉考克认为,
我们的心有三层结构,即保护层,伤痛层又称感受层、真我。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接下来是感受层,而最深处是真爱。在感受层我们会有种种伤痛。
因为有伤痛,我们要保护自己,但因为有保护层组成的墙,所以真我深藏着,不仅自己碰触不到,别人也碰触不到。但如果想我们想碰触对方,就需要穿越保护层,展现真实的自己。
就像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的艾米莉,她在认识尼诺之前一个人生活,很孤独,后来遇见“怪人”尼诺时,心生好感,就是因为她碰触到了对方的真实,以及自己的真实,而这份真实就是“懂”彼此的开始。
艾米莉有一些小怪癖,她喜欢看电影时悄悄回头看观众们的表情,喜欢收集扁平的小石子用来打水漂,喜欢把手伸进装满豆子的袋子里,而尼诺喜欢趴在自动拍照亭旁边掏被人丢弃的照片碎片,然后把那些四分五裂的照片拼起来放在相册里。
或许正是他们同样的“怪”,艾米莉才喜欢上尼诺,尼诺也爱上了艾米莉,这就是两个人都放下了彼此的保护方式,进入到感受层,于是带来了“懂”的感觉。
可见,我们想要拥有深入的亲密关系,就需要从保护层进入到伤痛层。但这个过程很难,因为保护层不是那么容易穿越的。
03
真我无法相遇,
会导致越爱越孤独
前面说了,我们的心有三层结构,保护层、伤痛层和真我。
武老师认为,保护层主要针对思维过程,感受层针对情绪过程和身体过程,而真我就是灵魂。
这里说明一下,武老师并不是从宏大的心理学和哲学范畴来谈论灵魂问题的,只是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角度谈论。
在我看来,这里的灵魂我们可以理解为那个真实的自己。
而要达到真我状态,需要两个步骤:
第一步,愿意放下保护层。
如果我们想遇到真爱,想找到那个懂自己的人,就需要放下保护层,但放下保护,就相当于袒露自己的“坏”。
因为自我防御机制,更多的就在保护我们的“好”,一旦放下,就势必暴露出自己的“坏”(真实的人就是不完美的),那对特别在乎他人评价的人来说,相当于否定自己,所以,愿意放下保护层,是不容易的。
第二步,能够讲述感受。
当我们愿意在他们面前展现自己的坏时,还需要讲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让对方更加了解自己。
如果两个人都可以互诉感受,那就是在逐渐走进真爱。
武老师说:“讲感受,就是在捧出你的心。只有当你能捧出心时,也才能碰触到对方,如果是讲道理,就很难起到这样的作用。”
这就像伴侣之间的争吵,只是停留在“你错我对”这个层面,就很难形成良性争吵。但如果争吵双方可以讲各自内心的感受,这样的吵架就会增加彼此的感情。
正如《如何正确吵架》说的:“探索并遵循内心的渴望,是获得幸福的第一个技巧。每一次争吵,究其核心,都存在着未得到满足的渴望,而一旦得到满足,这些渴望就会转变为亲密感和满足感的基础。请学会剖析你们的争吵,找出藏在其中的渴望。时刻积极追寻自己的渴望,你才能为你们的亲密关系打好坚实的地基。”
讲出内心的渴望,就是在讲感受。
总之,当我们可以敞开心扉,放下保护层,让自己的感受参与到心灵过程中,就可以慢慢进入心灵沟通。真心交谈,感受自然会不同,爱的程度也不一样。
04
穿越保护层和伤痛,可抵达真正的亲密
武老师认为,“真正的亲密感是真我和真我的链接感”,而这必须“穿越保护层和伤痛,可抵达真正的亲密”。
前面我讲了两个步骤达到真我,这是从自身角度来说的,那么从关系角度来说,我们怎样找到那个懂自己的人呢?
首先,避免把自己的保护层强加给对方,因为这样的转嫁会越爱越孤独。
比如,老婆因老公忘记结婚纪念日而生气,但老婆不说明生气的原因,而是每天对老公冷着脸,这就是老婆把自己的愤怒保护层转嫁给老公,试图用自己的冷漠来激起老公的愤怒保护层,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双方都在生气。老婆明明渴望被关注,结果更被忽视,进而导致越爱越孤独。
正确的做法是,老婆讲出自己当时的感受。讲感受,就是在捧出自己的心。
其次,敢于卸下人格面具,袒露真实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人格面具,习惯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好”的一面,但“坏”的一面一直存在,不去展现,就很难让对方看到真实的自己。
就像前面说的老婆,她认为老公“应该”记得结婚纪念日,如果自己讲出需求、渴望和感受,好像自己在索取,是“坏”的,于是不敢表露出来。
但想要抵达真正的亲密就需要真实,有需求,从另一方角度来理解,还可以是在乎。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左右自己的内心感受。
再次,学会真诚相待,一起经历痛苦。
我们常说,患难见真情,但这个“难”未必是大灾大难,也可以是我们心中的小痛苦。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在相互了解中建立起来的,而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沟通。
当然,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和对方说出的痛处,很可能是因对方产生。但如果双方可以在沟通中,能够直面痛苦,愿意一起经历痛苦,那么彼此的感情就会更加深入。
这里说一下,我前面用的夫妻例子,同样适用于恋人之间。谈恋爱也好,经营婚姻也罢,都是双方尽力接近彼此的真我。
写在最后
其实,真我和真爱的相遇很简单,就是真实。
但是,在保护层是谈不上真实的,只有在伤痛层或感受层才开始有真实,所以我们要穿越保护层和伤痛,才能抵达真正的亲密。
从个人角度来说,自己做到真实,才更有可能遇见那个懂自己的人。
有时候,真我可以不期而遇,或许在我们全然放下自己的期待时,拿出全部本真,就遇到了那个懂自己的“ta”。
当然,遇见真我,还可以有其它方法,比如佛学的内观、心理学的正念等等,欢迎大家留言说说自己的方法或感受。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责任编辑:婙莛。本文转自壹心理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