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跟同事聊「独处」的话题时,我问道,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无法忍受只跟自己待在一起,而总是要玩玩手机、刷刷剧、打打游戏什么的呢?
在我看来,这样似乎还在跟某样东西连接,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处」。这时,同事回答道:“可能是觉得无聊吧。”
她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我总下意识地认为没办法跟自己相处总归是有一些痛苦、恐惧之类的感受无法消化。
但却忘记了,无聊也是一种让人难以耐受的情绪。
01
有聊的时代VS无聊的生活
在这个充满了娱乐活动、新鲜资讯的现代社会中,我们的每一个空隙时间,都可以被屏幕的信息所填满。
相比过去,这绝对不是一个无聊的时代。每个人也都发展着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消解自己的无聊。
但是,浸泡在其中的我们,却似乎觉得这样的生活越来越没意思、反而觉得更加无聊。
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口头禅都是“好没劲啊”、“好无聊啊”,似乎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明明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娱乐,却还是被无聊感深深包围。
这个「不无聊的时代」,显然更容易让人觉得无聊。
一位习惯用追剧来抵御无聊感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的电视剧越拍越没意思了,她看剧都得用2-3倍速来看。
不过,高速看剧的解决方法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反而让她觉得更加无聊。
她翻着白眼跟我说:“唉呀真的好无聊啊,看又无聊,不看又无聊,人生啊,真的越来越没意思啰。”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
大街上、地铁上、餐桌上、被窝里,到处都是拿着手机的人们,他们确实在娱乐、但是他们真的快乐吗?
出于无聊做些什么,最后又变得更加无聊,似乎让我们跌进了一种让生活越发没意思的恶性循环。
这时,你或许会急切地想要知道,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觉得无聊?如何才能让生活变得有意思起来呢?
我很乐意解答这些疑问,但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想邀请你,慢下来与我一起逐步思考。
或许,继续用惯用的方法来应对,反而会阻碍我们找到真正的答案。
02
认知心理学解释:无聊=低唤起
首先,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无聊。
我们都知道,无聊是一种情绪状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无聊就是我们的意识缺乏刺激感,从而使得我们的情绪处于“低唤起”状态,所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来自认知心理学,它告诉我们:
在信息爆炸的现在,我们接触的资讯太多太繁杂了、每天吸收的大量刺激让我们感知刺激的阈限的上升,变得更加难以被“唤起”,从而对周边的事物都表现出缺乏兴趣、容易感到“没意思”。
这个理论确实客观地在现实层面上解释了我们觉得更无聊的原因。
不过似乎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主动地去吸收这么多的刺激。这一更为深层的原因,是我们解决“生活没意思”的这一问题的关键。
03
心理动力学解释:逃离无聊的后果
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
对于无聊这种不愉快的体验,我们常常是恐惧的、厌恶的、避之唯恐不及。
稍稍感到一丝丝的无聊、一刻的无所事事,我们的手可能都会无意识地点开手机屏幕,尝试给自己找些什么乐子。
但是,我们似乎忘记了,它并不是一种有害的情绪。
每一种情绪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当我们感到无聊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我们需要无聊。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刺激,而无聊,就是我们对不那么重要的刺激所作出的”特异性反应”。
作为人类进化至今,如果我们对每一个刺激都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注意力,那么我们很有可能无法在危险来临的时候迅速反应。
事实上,真正让我们感到生活没有意思、没劲的,并不是生活的日渐无趣,而是我们对无聊这种情绪信号的忽视与抗拒。
当我们感到无聊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在做一些不危险、也没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在我们内心深层的需要的驱动下,大脑会自动地对它失去兴趣,并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然而,无法耐受无聊的感受,忽略它的提醒,并不断地通过找乐子、找资讯、找事情做的方式来应付、掩埋它,它就会像警钟一样,响个不停。
这种对“无聊”体验的躲避与消极应对,正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索然无味的元凶。
04
无聊,是个好东西
就像一个追求永远开心的人必定会失败一样,我们并不能完全消除无聊。生活需要一些无聊的时刻,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定的功能。
而我们对无聊一直都存有误解,它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糟糕。
在《我们为何无聊》这本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无聊是对行动的召唤,是大脑向我们发出的信号,提醒我们需要更加投入;无聊将我们推向更有意义的行动,使我们转向自己认为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无聊还可以让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内在的思考、感受和体验上。
我们将有机会重新整理脑海中存储的信息,重新审视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得到许多的金点子或新领悟。
静下心来,与“无聊”握握手、拥抱一下它,或许会让我们想要联系许久未见的朋友,或许会让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迎来大爆发。
所以说,偶尔无聊,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然而,最痛苦的一种情况,是我们无法接纳自己的无聊,也不对现在消极应对的方式作出任何改变。
如果我们无法耐受无聊所带来的不好的感觉,或许意味着这种感受带来的一些议题,我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处理。这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懂得耐受无聊,才能真正的享受。愿我们都能正视无聊、珍视无聊,并在无聊的陪伴下过上更有意思的生活。
本文转载自知乎平台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