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灾难之后:对生活热爱的人,受伤越深
时间:2022年04月14日 10:00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灾难之后:对生活热爱的人,受伤越深-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每一次灾难,都让人沉思生命的意义,无论你作为当事人、家属、救援人员、心理工作者,还是普通民众。


这一次从天而降的噩耗,犹如一颗巨石掀起惊涛骇浪,有人无力和悲观,有人无助和绝望,有人则因恐惧代入感太强而出现心理创伤。


毕竟在那片山上,坠落的是我们的一奶同胞;而他们,多数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



截止到4月1日,两个黑匣子还在紧急破译中,距离事故真相或许又近了一步。但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灾难面前,或许每个人都会扪心自问,我能做些什么?我当如何自处?


心理咨询师也是,今天不想谈太多理论问题,只想燃上一支蜡烛,和你读读心事,聊一聊“砰砰”跳动的创伤。



01

热爱生活的人

伤得越深


我们羡慕苏轼,因为他一生屡遭贬谪颠沛流离,还亲历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位红颜伴侣相继离世,独留他一人“无处话凄凉”。


但他依然以“豪放派词人”为后世铭记,这是何等的心胸与豁达!有人说他看透了生死,才能这么洒脱,但也不能忘却一点:他一定对生活充满热爱。


唯有热爱能陪伴漫漫余生。如果认为生活毫无生趣,自然不会觉得悲痛遗憾。



也唯有热爱,才能让苏轼面对天灾人祸时,总能振作起来,重整旗鼓。


“对美好生活的盼望是一味最好的药方。”


02

修补心理创伤

是人内在自我成长的本性与欲望


3月21日,飞来横祸,举国哀悼。


经过6天全力搜救,“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26日晚确认,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上人员已全部遇难。(来源新民晚报)


从家属得知消息开始,前48小时被称为震惊否认期,很容易哭泣过度、不吃不喝、痉挛、失眠,是一种情绪上的应激反应。他们需要倾听和相伴,适当给以肢体接触,比如紧紧的拥抱。


而头七过后,才能开始接受亲人离世的现实,此前一直弥漫在心头的悲伤和哀痛,终于像洪水一样奔涌而出,冰冻成残酷的现实。


接下来1个月,家属会主要处理后事,同时面对身边好友同事的慰问,相关机构的关心,和财产方面的处理。这些都难免让他们触景生情,眼泪脆弱到一碰即溃。


但这恰恰是最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些行为才能帮助家属建立起对亲人逝去的现实感。



许多学者认为失亲者的哀伤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反应或行为。Bowlby和Parkes关于哀伤的理论模型被广泛传播,并被认为是哀伤所应经历的阶段,也被称为四阶段模型,即:


  • 阶段一:震惊或麻木;

  • 阶段二:寻找和渴念;

  • 阶段三:沮丧;

  • 阶段四:重组或恢复。


阶段四的恢复期,往往是以年为计量单位,甚至漫长到身边人早已淡忘,只有他永远刻在心里,用各种反常行为去守护这件事的重要意义。



“我没有遗忘,我都记得!只是没有人记得我还记得。”


03

漫长的恢复期

谁能提供持久的心理干预?


数据显示,灾难后9成左右的家庭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心理康复,有1成家庭需要的时间会超过半年,甚至数年。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科院心理所曾经在汶川进行过长达5年的心理跟踪治疗项目。“我们发现,接受了长期心理干预的人,恢复的状况相对明显好得多。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还成为我们的志愿者。”


吴坎坎说,相比之下,没有接受或者始终拒绝接受心理干预的人,可能会始终停留在创伤里,难以走出,“有一个母亲,儿子遇难了,十年后她还是每天登录儿子的QQ,给儿子的网络娃娃换衣服,这意味着她连‘接受现实’都还没做到。”(摘自新京报《MU5735坠落后的倾听》)



人心本就是极其复杂,发生这种公共灾难事件后,官方会提供的阶段性心理援助,一般为期一个月左右,但剩下的哀伤恢复期该如何进行?


理论上如果出现失眠、厌食、情绪低落等应激反应,如果强烈到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超过1个月,就属于心理创伤,需要专业诊断。


这些或许有帮助:


1、事件已经发生,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件事,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我改变不了客观事件,但我可以改变我的心态;


2、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在不由自主的寻找和飞机失事有关的事件,那可能需要提醒自己:不要过度寻找和阅读这样的新闻了,因为这样会把我们困在创伤之中,其实我们需要及时的将生活拉到日常轨道上来;


3、“我还没有来得及跟你说一声再见,我们就永远不能再见了”——我们遇到这些生命的无常,可以找一些人沟通自己的情绪,要有一个出口。可以找朋友、家人或者心理咨询师来沟通,一起面对生命无常给我们带来的心理的冲击和挑战;


4、可以尝试转移一些注意力,想想可以做一些什么呢?


5、我们难免会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许他让我们学会了珍惜。可以进一步思考要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如何将可贵的时间用到自己值得为此付出一生的事业中去。


“感恩生命,感恩相遇。我会用善待生活铭记对你的思念。”


写在最后


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也因此培养了坚强坚韧的品质。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我们尚且珍惜每一位同胞的生命,在和平年代出现这样严重的事故,对人们的冲击会更大。


相信我们都能走出灾难的创伤,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是个“有所为、有所处”的人。




文:闫琳
责任编辑:殷水

本文转自知乎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