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校园>正文

看中国典籍 品人生智慧(一)
时间:2022年09月07日 14:32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出的思想精华,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进程中,广泛吸收、运用古代典籍中的智慧结晶,积极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重要讲话、谈话、演讲、文章、书信、批示、贺信中,常常引用经典名句,为我们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树立了榜样。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由中宣部委托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所选典籍贯通古今,流芳百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本次分享旨在通过解读典籍名句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核,引领公众走近名著,阅读经典,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

《论语》

 

 

君子义以为质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君子”的理想描述。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其大意是指,君子应该以“义”作为自己崇高追求的目标,如此一来,就会遵守礼节,言辞谦逊,为人诚信——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由小及大,这句箴言不仅适用于修身,对治国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国际交往和合作中,一个国家应该践行正确的义利观,不应该将财货作为主要追求对象,而是应该以“义”作为目标,以义为先、先义后利。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也记有少量孔子弟子如有子、曾子等的言论。《论语》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经过长期编纂而成。《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是了解孔子思想、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典籍。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论语·季氏》。孔子认为,不论是对诸侯国还是对家族而言,都不用担心财富、土地、人口等问题,而应该担心贫富是否均匀,人民生活是否安宁。如果财富均衡,就不必担心贫富过于悬殊;如人民果团结一心,就不会觉得人丁稀少;如果境内和平安乐,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如果不能做到均衡,恐怕最终就会祸起萧墙。这句话是孔子的税收思想之一,也是我们在逐渐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思想指引。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自汉武帝后,儒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感兴趣的同学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公开课《论语》

 来源/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