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29日,我校2025年辅导员、新生班主任暑期培训班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吴泽俊、副校长周仲魁出席并作专题辅导。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和2025级新生班主任共170余人参加培训。
吴泽俊以《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凝聚水文化育人共识》为题开展专题授课,他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鲜活育人案例,围绕学校水文化特色与育人使命,从“缘水而生”“因水而兴”“以水润心”三大维度,为全体参训辅导员、班主任带来一堂兼具校史厚度与育人温度的“校史育人课”。他寄语全体参训教师,要真正把水的精神内化为育人的智慧与情怀,将爱校荣校的情怀转化为扎实的行动,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周仲魁紧扣新时代高校育人要求,聚焦《高校辅导员:何谓、何为、何方》主题从角色定位、核心工作、发展方向三大维度层层递进,为参训人员明晰了“为何育人、如何育人、如何成长”的逻辑主线,为学校打造高素质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奠定坚实基础、厘清工作逻辑、明确实践路径,注入专业化育人动能。
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周仲魁为一线耕耘工作十周年及以上的辅导员颁发工作纪念。全体辅导员庄严宣誓,将以信仰铸魂,做学生思想的引航者;以专业赋能,做学生成长的助力者;以爱心守护,做学生心灵的陪伴者,共同书写江西水利电力大学立德树人新篇章。开班讲话中,周仲魁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将培训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加油站”,在学习中找准育人方向、增强工作底气;要牢记使命担当,以培训为应对学生工作新挑战的“工具箱”,做好学生思想引领的“排头兵”、成长成才的“守护者”;要聚焦目标任务,把培训转化为队伍成长的“助推器”,通过“认真学、深入思、积极议、扎实干”,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同频共振。
培训期间,团省委组织部朱锐就《全面落实党建带团建机制,推动共青团组织工作提质增效》作辅导员报告,系统梳理共青团组织工作发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并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提供实践指引。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哈尔滨师范大学辅导员刘国权结合他多年的一线经验与研究成果,就《当前高校辅导员“数智赋能”基本问题探讨》开展授课,用“向上定位、向下扎根、向内着力、向外延伸、向众求智、向己溯本”的“六向”策略,为我们拆解网络时代学生工作的挑战、分享提升网络育人质效的工作方法。东华理工大学王平风教授以《传递追梦正能量播撒教育新理念——如何引领学生走出心灵的雾霾区》为题,用“知精髓、借慧眼、多灵动”三个维度开展心理辅导培训,从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精准画像,到可直接落地的辅导技术,生动讲述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与学生建立心与心的连接”。江西师范大学王钰鑫教授围绕人文社科课题申报的“实战经验”,通过剖析和厘清课题申报的全流程逻辑,指明“以科研赋能学生工作”的新方向。保卫处、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负责同志,还分别立足相关文件制度要求,围绕校园安全管理、教学管理制度执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及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等核心工作,系统阐述了具体工作方法,并针对性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座谈环节,与会人员以“做学生想得起、找得到、用得着、靠得住、忘不掉的卓越班主任”和“做有爱心、有学识、有修养、有威严的新时代辅导员”为主题,围绕育人职责、管理服务、工作要求及学生成长成才等开展研讨交流,为后续工作开展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牢牢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构建了上岗培训与骨干培训、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全链条”培训工作体系。此次暑期培训班聚焦“知识、能力、素养”三大核心,通过“理论引领+实践淬炼+研讨赋能”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多方位多维度地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旨在引领我校辅导员、班主任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岗位能力、坚定职业信念,努力锻造学生工作行家里手,筑牢育人底气、破解育人难题、厚植育人底色。(文/吴京颖 图/李芳 张惠 黄华栋 一审/吴京颖 二审/刘小红 终审/黄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