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回避型依恋型”如何有效表达需求?
时间:2021年03月21日 10:00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文章封面

对于“回避型依恋”这个词,你一定并不陌生。最早是指婴儿依恋类型之一,母亲在场或者离开,小婴儿都自己玩自己的,似乎他们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情感联结。


这类婴儿长大之后,也常常在其他关系里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类人群无法真正识别自己的需要,就算是面对很在乎的人事物,也总是采取回避的方式,这背后往往隐藏着童年或者儿时深深的创伤。


那么,如果你是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面对需要,你是否经常听到自己在心里说,我确实想要它,它可能是某样东西,某次旅行,某人的帮助。你却常常告诉自己,那并不属于自己,你不配,或者你也并不真正需要它呢?


那可能是一种求而不得,退而求其次;可能是憋在心里,夜里的辗转反侧;也可能是嘴上不说,身体也不诚实,就只有眼神偶尔吐露心思。


可是生活好像并未因为我们的“隐忍”而变得更好,那个“它”变成了白月光、朱砂痣,时不时在骚动。但是也有的人,即使内心海平面以下已经是波涛汹涌,他们仍有可能浑然不觉。这是为什么呢?


在常年累月的生活里,面对挑战,面对请求,面对提出自己的需要,并非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信心。我们常常也会注意到,有的人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不敢在权威面前大声说话只能附和;有的人会躲避冲突,躲避需要人帮忙的场合;有的人面对真正喜欢的东西,也可能望而却步。


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埋藏着很深的悲伤,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他们或许曾经面对的是不稳定的抚养者,所以为了保护自己,慢慢地他们学会不主动提出需求,这样也就不会受到伤害。


因为一旦需求言之于口而没有被满足的话,带来的打击之沉重让人难以想象,可能是个体的瓦解。因为他们并没有完整而成熟的自我,这时的“我”就是“我的欲望”,而“我的欲望”被拒绝,“我”也就消散了。


“无论确实需要还是仅仅想要,我们都有权提出。”


我们必须时时提醒自己,自我意志的被拒绝并不代表自我的消亡,这两者之间并没有被划上等号。而无论是需要还是仅仅想要,我们都有提出的权利,而相对应的,别人也有拒绝的权利,这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了的,人们仅仅能对自己负责,因为我们既不是救世主,也不是世界的中心。


对于那些习惯性压抑内心欲望的人来说,可以试试以下几个小办法:


1.自由联想。


它有助于帮助你更加认清自己的内心。不要去评价内心浮现出来的想法,要知道,想法不等于行动,只是去感受它,与它待在一起,可能它就会主动告诉你为什么它想要这个或者那个。


2.试着提出完整信息。


实际上,请求的效果可能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遭遇挫折,而补全请求的完整信息至关重要。例如,如果直截了当的说“我想……”,可能就会突兀,被忽略,或者惹怒对方。


这里参考了美国作者马修《自尊》第4版中提出的模板:


说明想法:你的特定感知和理解,例如“我想征求你的意见,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帮助我,我担心打扰到你”、“你的某些话总让我显得愚蠢,不知道在你眼里我是不是那种形象”等等诸如此类。


表达感受:“我感到担忧/生气/心痛/失望/混乱/难过”,这样优于“你伤害了我/你令我失望”这样的指责。


凝练需求:“我想……”试着用把冗长的想法凝练。


同时,注意语气温和、语句清晰、请求简单易于理解,多试几次,你会发现提出需求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是回避型依恋型的人,这并不意味你不能享受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也并不意味着你无权面对内心真正的需求、表达你内心最深处的感受,无论是快乐或伤痛。


可能这个世界仍然让你觉得有很多危险和不安全的感觉,但是当你真正深入了解了自己,学会温柔且坚定地表达感受和需求,你会拥有鲜花,也会穿上自己给自己做的铠甲,一往无前且直面风浪。


祝我们都能更加勇敢。

本文转载自知乎平台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