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知识,如何帮我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时间:2021年01月03日 10:00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文章封面


《脑与意识》是一本认知神经科学有关于大脑和人类意识研究结果的科普书,作者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Stanislas Dehaene)作为科学家,用非常科学的语言将作者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大量的试验结果和分析推论支撑表达出来。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原来也作为心理学专业的专业英语科文出现在高校中。


这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无疑是非常占用注意力的,因为很多的内容并不易懂,但阅读以后的收获也蛮大的。我想在这记录一下我阅读以后通过作者的一些结论所获得的收获,这些收获应该可以更好地利用大脑与意识的特点,为我们服务。



01

停止“多任务处理”

专注帮助成功


其实有关意识的研究结论早就得出了人类“多任务处理”是个伪命题的结论。


这本书中再次提到了这一观点的结论:“某一时刻,只有一个感觉可以进入有意识的脑。”


意识类似于一个路由器,统筹协调各个脑区之间的信息,并且放下所有概率,选择某一个确定的东西。


这其实就是在说,意识在同一时间下,无法完成多个不同任务的处理。


书中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第1章里的“双目竞争”,这一在1838年发现的视错觉现象,是大脑加工客观刺激的典型结果,虽然左右眼同时接受到了不同的客观刺激,但在脑中,只有一个刺激被意识process了,另一个只有排队。


本图来源于《脑与意识》第一章


因此,“多任务处理”其实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需要意识完成的工作,只能在大脑里排队。


在音乐背景下读书,当意识到音乐并去感受音乐的那一刻,对于书中文字的理解就已经变成了一种未积极处理的刺激输入了。更不要说意识从对音乐声音的处理重新切回对于文字符号意义的表征过程中我们为什么常常同样困惑,需要从前面两行再读一下才能重新恢复进度了。


应用这些结论的话,我觉得可以从停止“多任务处理”开始,专注于当前的事,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打断这表示专注时,手机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不过,其实背景音乐和环境并不是越安静越熟悉越好,同样有研究表明学习的时候会与背景有一定的链接,相似的情境反而能更好地帮助回忆起当时的一些学习内容。只要这些背景环境不过渡打断就好


02

利用外部存储

减少无意识焦虑


在我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且未被整理的时候,我往往会体验到焦虑。


工作的时候不同来源的任务接踵而至的时候,要去买菜在脑中记忆一个比较大的购物清单的时候等等,我都会有明显的焦虑感:“我忘记了怎么办?”


在这种焦虑感下做事,我常会有“不踏实”的感觉,生怕从哪里跳出来一项任务告诉我我失败了。


这些焦虑是怎么来的?


其实很多时候是对于过多事项超载后,无意识对我们开始施加了带有压力的影响。


作者在第2章对于无意识的叙述中,对这种无意识中的注意影响做了介绍。这些影响因为处于无意识中,有时候反而比外界真实的打断影响更大,因为无法意识到它们,也就无法控制它们。


我们可以利用外部存储来减少这些超载带来的无意识“稀缺感”焦虑


当这些任务在外部存储里被妥善的概念化、归类、计划以后,这些压力会随着每次的“确认”和“关闭”减少,减小大脑中的无意识影响。


所以做计划、checklist、to do list等等的外部的存储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当下正在完成的任务。


《稀缺》这本书中对于这些内容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


03

开车的时候确实

不应该看手机或打电话


作者在第四章中提到的第2个意识标志“P3”晚期慢波,这个事件电位总是在刺激出现后的1/3秒才发生,这证明了意识是滞后于外部世界的,这1/3秒就是在正常情况下意识对外部刺激作出process的必要时间。


作者进一步证实,当的思维已经被占据的时候,意识这一延迟时间会更长。


在第1章介绍的其中一个“最小程度知觉实验”——注意瞬脱——也证实了这一现象。


我们的意识有着明显的加工延迟现象,在等待的事项进入意识时,存在明显的“心理不应期”,这时意识会进一步落后于客观存在的刺激。


在开车的时候,危险往往是预期外突然出现的,这种预期外的危险可能出现在各种各样的路况中,高速公路可能一个大弯带着上坡,一拐弯发现上坡被减速的货车堵塞,也可能在城市道路右转的时候没有留意行人,还可能在停车场里被眼前冲出来的小孩吓懵。


妥善地处理这些突然情况需要我们意识的注意,在看手机或打电话的时候,意识切换回来的时间往往达到了1到3秒,这看起来不长的时间足以造成灾难。


手机再一次在应该专注驾驶的时候成为了我们的“敌人”。



04

我们看待世界和他人,

都是极其主观的


书里提到了对各种外界刺激进行主观加工的例子,第2章中“麦格克效应”就是我们大脑通过视觉对声音进行主观加工的实证,我们“听到”的声音,会因为对方的嘴型而发生变化,而实际上客观声音没有任何差别。


随着科学实证的发展,这样的主观加工效应越来越多地被我们所发现。


下面是一个“麦格克效应”的视频,是由约翰·梅迪纳讲解的,也是位知名的脑神经科学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点击图片下方文字直达)


麦格克效应麦格克效应麦格克效应_腾讯视频


对于外界刺激的这种主观加工,已经注定了我们看待世界时的客观性受到了很多局限。


而到了“自己”这个由一生的社会经验填充的数据库这里,通过大量主观观察和推论的堆积,这种局限性的放大更甚。因此,我们看待世界和他人,都是极其主观的。


通过这个结论可以如何帮助自己呢?


我会去尽力减少一些看待世界和其他人的推断,面对关注的信息要力求多渠道,多角度看待;面对他人主观的推断,尽力去保持客观和清醒。


疫情期间的漫天谣言让很多人应接不暇。


网络是一个获取信息的极其方便的渠道,同时也是信息很容易失真和放大的渠道。


不少情况下,其实是我们按自己的主观判断,选择相信某些其他人的主观判断,面对大量不知真假和半真半假的信息,能够意识到自己主观的局限性,并且提高在这种局限性下的判断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到自己。


面对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多想想其他可能,如果事实不是如作者所说的会怎么样?



这些是我通过阅读这本书以后自己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偏向于比较枯燥的一极,毕竟学术性很强,和普通的科普书籍阅读成本差异很大,但收获也是实实在在的。


大脑这个神秘的器官确实越来越被我们了解了,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些结论,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本文转载自知乎平台壹心理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