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死了就不用上学了”|中国家长闭口不谈的死亡教育…
时间:2020年12月12日 10:00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只要死了,就不用上学了”| 中国家长闭口不谈的「死亡教育」,有多重要?



前几天,一则新闻冲上了知乎问答社区热搜榜第一。


安徽一名17岁高中女孩试图自杀,在民警劝告无果后,投河溺亡。



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舆论争议,争议的点在于:民警在女孩全身没入水中的几十秒后,才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尝试下水救人。


一方认为,警察见死不救。面对近在眼前的鲜活生命,民警没有立即跳河施救,反而是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这才导致了女孩错过施救时间溺亡;


另一方则认为,警察的命也是命,他们并不是超人。这个季节下水救人非常危险,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贸然救人可能会被拖着一起死。


.....


6日晚,央视主播说联播栏目中,主播郭志坚说:挽救一个生命,不应该以牺牲另一个生命为前提。


   


这场舆论结束了,案情看似也随着女孩的溺亡结束了,但社会里青少年自杀的事件依旧在上演。


每每此时人们总会说“多大点事啊就自杀”、“现在的孩子心理可真脆弱”,大众媒体在讨论青少年自杀时,大多也是在讲“原生家庭”、“受挫教育”、“心理发展”。


今天,壹心理学院想跟大家聊聊,事件、争论、老生常谈之外更应该重视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重要



死亡一直以来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但“死亡”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个深受忌讳、常被刻意回避的词汇。


中国的家长们是不会主动去跟孩子谈论死亡的。除非,不得不面对。


例如,在亲人离世时,因为不知道如何给幼儿解释“死亡”,家长索性通过善意的谎言,去欺骗孩子,甚至,美化死亡:


“奶奶睡着了。”

“奶奶去旅游了。”

“奶奶去美丽的天堂了。”

 

这种解释在短期内是可以被儿童接受的但是很快他们就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


他们会对睡觉产生恐惧,一直等待,最后期望落空,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留下长久的阴影


他们会对“死亡”产生误解,或者,对死亡产生期待。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再大一点,孩子会慢慢懂事,知道“死亡”大概就是“消失”究竟是怎么回事?人为什么会死?是怎么不见的?死亡是什么?依旧不会有人告诉他们。


在“死亡”这件事上,孩子获得不了最真实的答案。


他们既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也不了解什么是生命。


和“性教育”一样,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死亡教育”缺位的后果就是,孩子在无法得到对死亡的正确认知时,认为“只要死了,就不用做作业了”、“只要死了,就能一直睡觉不会被催上学了”。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名死于自杀,还有8名自杀未遂。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18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这一原因的一大组成要素便是漠视生命。


我们不愿意谈到死亡,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死亡就发生在这些青少年的身上,发生在这些小学生、高中生、研究生的身上。


曾经,受“耻感文化”、“武士道精神”影响的日本,认为自杀是一种尊严的体现。这种文化和生死观念,影响着青少年群体,日本青少年的自杀率一直很高。


20世纪80年代“生命”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教育政策中,日本自杀死亡人数也开始逐年减少。


日本政府发布的2019年版《自杀对策白皮书》显示,日本自杀死亡人数已经连续9年减少,2018年自杀率较上一年降低2.3%



好的“死亡教育”,让孩子不再漠视生命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不懂什么是“死亡”,什么是“生命”。


其实不然。


儿童心理学家M. Nagy研究发现,3~10 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

第三阶段:认为死亡不可避免,它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


这表明,孩子年龄虽然小,但是已经可以主动观察生命迹象了,只要家长客观的解释,孩子是能够理解死亡的


台湾有学者通过一项研究发现,曾与成人公开探讨过死亡的儿童,对死亡也有着更加积极的看法;而未曾与成人公开探讨过死亡的儿童,对死亡的看法则非常负面。


我们需要对孩子如实告知,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命的重要性,什么是死亡,什么是不可逆。而不是含糊其辞。


一方面,死亡教育能够让孩子客观理性的认识人类自然生命中所必须经历的死亡,学会处理悲伤、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另一方面,死亡教育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至关重要。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可以让他们了解失去的痛苦,从而产生同理心,关爱别人;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不要破坏别人的生命。 


好的死亡教育,能教会孩子不漠视生命,也能使孩子的内心更加强壮。


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呢?


首先,应该基于科学的认知、事实和生物的理解,死亡本身的属性,以一个生物意义上的客观角度,对孩子解释“死亡”的必然性。


其次,从感受生命、死亡不可逆、生死观及如何面对来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感受生命


通过感受身体的温度和心脏的跳动,体验生命的存在通过参观婴儿室或读儿童绘本,了解诞生的过程;通过学习知识,理解生命的起源


通过认识生命的偶然性、有限性和连续性让孩子对与自己生命共存的一切其他生命存有同理心和感恩心。

死亡不可逆


要让孩子懂得,生命是有限的,只有一次,死亡是不可逆的;亲人离世后将不会再回来,以此来教会孩子要爱护和珍惜身边的人。


对于生命的停止,死亡的因果,进行探讨和引导思考。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健康的生活。


生死观


对生命、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认识到人的生命存在于与一切生命的关联与协调之中。


具体诚实的告诉孩子,人为什么会死亡,什么情况下会死亡


面对突发的危险状况,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


如果产生了想要死亡的念头,应该如何跟家长沟通。


面对失去


“失去”,会让人们产生悲伤、焦虑和痛苦。面对一些不可逆的失去,负面情绪是人之常情,但长久以往是没有意义的。


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伤痛。


让孩子知道,他的难过和因为难过产生的连带感受,都是能够被理解、被感知、被允许的。

“失去”并不等于“失去全部



写在最后



乔布斯曾说:


“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


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死亡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知道生命有终点,懂得接受“失去”,懂得爱,更在于让孩子珍惜生的可贵。


我们需要陪他们一起,换个角度看待生命和爱。

本文转载自知乎平台壹心理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