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为偶像轻生”为哪般?
时间:2020年10月28日 10:17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为偶像轻生”为哪般?

 
文章封面


粉丝为偶像狂热,甚至为偶像自杀的事件从上个世纪至今屡见不鲜,09年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的时候,就有12位粉丝跟随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青少年这个群体为何尤其容易陷入对偶像的狂热崇拜?甚至为偶像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不是精神疾病,但,确实是心理问题。为什么会为偶像去死?答案是,这些青少年“病态共生”的心理和对偶像“理想客体”的投射。


01 什么是病态共生?

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婴儿在6个月之前,与母亲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这是正常的。这个阶段的婴儿,自我尚未分化,自体尚未形成,妈妈即我,我即妈妈。

这之后,尤其是个体成年之后,依然与另一个人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状态,是一种病态的现象,即病态共生。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为偶像轻生”为哪般?

02 病态共生是如何发生的?

在健康的状况下,当婴儿逐渐长大,他便会逐渐拥有更高级的认知能力,他能从整体上去考虑问题。从身体上来讲,初学走路后的孩子,无助感会减少,由此他们便能较少依赖养育者,获得更多的自主性,促使自我的进一步分化和独立。

但是,无论是在哺乳期还是学步期,如果父母难以与成长中的孩子建立关系,比如孩子一哭,妈妈就喂奶。

有时候有些母亲根本没能理会婴儿哭声背后的真正需求,这些母亲并不是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哺乳;再比如在学步期由于溺爱产生的过度保护等,都会妨碍孩子们自我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那些不可预期的丧失,我们也可称之为心理创伤,比如早年父母死亡、离异,或者那些相对性丧失(这里包括了兄弟姐妹的出生、母亲陷入抑郁、或者孩子被送到乡下由老人抚养、长时间与父母亲分离),都会对孩子自我的发展造成影响。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为偶像轻生”为哪般?

这些影响足以使得这些孩子看起来年龄和身体在长大,但是他们的心理年龄和状态却依然停留在婴儿时期,他们无法从与母亲共生的状态里真正健康地分化出来。他们容易依附某一个人或关系,以重复婴儿内射的客体关系模式。


无论是偶像、还是一些心理治疗师、或者是成年之后的伴侣,一开始都可能被这些“婴儿”投射为“理想客体”(好妈妈),这个过程如果发生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称为“婴儿移情式的爱”。


03 “理想客体”投射:和偶像的精神恋爱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大多数尚未有固定的恋爱和伴侣关系,经济未独立的他们也不大可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所以,最容易让他们建立“理想客体”投射的,要么是他们心目中的个别好老师,要么就是偶像。

如果是前者,还稍微真实一点,因为老师们毕竟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中,但是偶像,却并不真实,它们本来就是打造起来的,他们看起来是如此完美,青少年将偶像投射为“理想客体”(好妈妈)的过程,很像恋爱。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为偶像轻生”为哪般?

在常态的恋爱中,情人们在恋爱阶段急切地渴望对方,这种理想化的关系让人愉悦且疯狂是因为情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压抑了互相的“拒绝性客体”(坏妈妈),他们此时仿佛共同战胜了某种来自恶魔的力量。

在我们尚未出生之前,婴儿在子宫里会感觉都一切都是完美的,妈妈的子宫能满足自己的所有需要。但是出生之后,婴儿渐渐知道妈妈有好的时候,即“好妈妈”,也有不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时候,即“坏妈妈”。很多时候,后者常常被婴儿用防御机制否认和压抑在自己的潜意识里面,这就是所谓的“拒绝性客体”。

当人们陷入热恋的时候,恋爱期躁狂式的欢欣会让情人相互之间的“拒绝性客体”(对坏妈妈的愤怒、攻击等)暂时被压抑,但这种压抑不会长久,通常马上会面临挑战。

这种挑战将在结婚的时刻出现,也有可能在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出现,再或者在第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或者离家的时候出现。这些挑战是频繁且具有压力的,它们带来的压力因素需要在夫妻内在的客体关系情境中被理解。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为偶像轻生”为哪般?

04 青少年与偶像的关系却不像情侣、夫妻们那么幸运

首先,恋爱关系面临的是真实的人,在真实的关系中,“拒绝性客体”很快就会浮现,它们将使得恋人们内在的客体关系情境有机会被理解。

但是,偶像却并非完全真实的,一般要到一些特殊的事件出现,比如说某些青少年偶像抽烟、吸毒或者是近日某明星由于粉丝事件引起的困境等等,青少年才有机会去感受“拒绝性客体”的存在。而这些拒绝性客体突然浮现的时候,很多青少年是没有心理准备的。

其次,青少年毕竟不是成年人,这些青少年中,包括有些成年人是我们前文所说的“长身体却未长心理”的“婴儿”。他们内在的“偏执分裂”一旦被挑动,是极其可怕的。“拒绝性客体”一旦浮现,“坏妈妈”恶魔般地出现,会让这些“婴儿”出现极端的暴怒和沮丧。

他们非好即坏的思维容易让他们陷入“坏了就无法再好了”的想象中,他们无法用整合的思维看问题。再加上心理上与偶像的“病态共生”,会导致他们觉得“你死了我也就不存在了”……


这些由婴儿原始潜意识中的幻想、分裂(非好即坏)和投射机制来应对焦虑的模式,会促使这些青少年做出毁灭自己的行为。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为偶像轻生”为哪般?

05 如何避免“病态共生”和“理想客体”投射?


第一,良好的母婴关系是关键

按照温尼科特的观点,不做完美的妈妈,只做“足够好”的妈妈。完美妈妈过度的情境性抱持使得婴儿很难离开自己的母亲,以至于长大之后也依然和母亲共生,这就是很多“妈宝男”产生的根源。

妈宝男的妻子们是极其痛苦的,因为病态共生,所以在妈宝男心目中,自己的母亲是“理想客体”(好妈妈),那么“坏妈妈”的拒绝性客体由谁来承接呢?通常是妈宝男的妻子。

第二,让父亲参与孩子的成长。


父亲,是打破“母婴关系联盟”最有利的武器,父亲的加入,能促使孩子的自我分化。很可惜在国内目前的婚姻状态和夫妻关系中,许多夫妻是不和睦的或者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很多男性缺席自己的家庭,很多女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丈夫,这样的情况,非常容易造就孩子们的病态共生。

第三,尽早让一个有力量的词进入孩子们的生命:界限。


再相爱的关系,都是有边界的,再相爱的人,都依然是两个独立的人。如果父母能做到这样的边界,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能明白,再崇拜的偶像,他不是自己,自己也不是他。

“尊重你的邻居,但请别拆掉你们之间的篱笆。”这是一句国外的谚语,同时给送给所有需要“界限”的人。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为偶像轻生”为哪般?

尊重和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人格独立、边界清晰、情绪稳定,如此方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愿所有家庭幸福,愿所有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