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走进学工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资助管理 心理健康 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正文

三种“小聪明”想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时间:2020年07月09日 10:51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三种“小聪明”想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文章封面

当我们在和外界沟通的时候,在出现一些理念不同、或者为行为辩护时,人们有时候会不自觉地使用三种方式来进行主观臆断。

 

这些方式非常隐秘,我们甚至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关键对话》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三种实际的方式,帮助我们来觉察。


(以下为书里分享的一些内容,为了方便阅读,对其中不容易理解的词句简略或释义。)

 

如果我们有一面镜子,把这些隐形的思维显性化出来,就可以找到应对措施,更好地管理情绪,而不至于成为情绪的俘虏。


(1)受害者想法——这不是我的错。

 

这种想法的模式,基本上的运行逻辑是:对方是邪恶的、错误的、愚蠢的,自己是善良的、正确的、聪明的。如果你在对话中提出受害者想法,可以看似巧妙地避免自己的做法(或是不作为)造成的问题。

 

例如,上周老板解除了小A对某个项目的负责权,小A感到很郁闷,抱怨自己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实际上,小A隐瞒了这个重要项目工期拖延的事实,让老板深陷危机。关于这一点,小A可能没有对别人说起。


为了突出受害者想法,小A完全忽略了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只描述那些高尚的动机:“工期拖延是因为我对质量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

 

然后,小A开始埋怨老板,“根本不懂得欣赏我这样对细节一丝不苟的人才。”

 

很多人会在负面情绪中陷入一种偏执和愤愤不平,“某某对我这个人有意见”,而在大脑中有意或者无意忽略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因素。

 

在这里,需要备注一下,提出这个概念并不是让大家凡事都一定要对自己刨根问题地找问题,而是可以多去看一看不同的视角,更加全面地来审视。

 

(2) 大反派想法——“这都是你造成的。”

 

在受害者想法中,人们会容易夸大自己的无辜;在大反派想法中,人们则会过度强调对方的错误或者愚蠢指出。

 

这时候,思维的聚焦点,会全部放在对方负面的动机和表现中,完全忽略他们身上任何中立的意图和正向的表现。

 

在虚构“反派”想法时,给对方贴标签是最常用的方法。


比如“他真的是太low太傻了,又给我提供这种物料。”给对方贴上某种特色的标签,我们便容易合理化这种思维,心安理得地认为和自己打交道的对象是一无是处的。

 

这种想法可以让人有理由指责问题都是对方造成的,而且有充分的理由对对方进行指责乃至是攻击。

 

这里,我们需要留意“双重标准”。受害者和大反派的想法本质是对事实极不公平的歪曲。容易出现这些想法,表明有时候在情绪失控时对讲话双方做出了双重标准的判断。


当自己犯错时,人们有时候会炮制受害者想法,表面自己的意图是单纯善良的,最多是好心办坏事。“我今天加班,回家晚了,也没告诉你,可是我真的一点时间都挤不出来啊。”


而当对方伤害了自己或是制造了麻烦,人们就容易抛出大反派想法,夸大对方的错误目的和表现。“你怎么这么不用心。你明明可以给我打电话说一声晚回家的!”


(3) 无助者想法——“这事儿我也没办法”。


还有一种常见的想法就是无助者想法。


特征是,总是认为自己无力做出任何积极努力或表现得有所帮助。对于在对话中遇到的问题,人们容易认为没有任何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以此当做不愿作为的借口。


“这个项目努力也是白费劲,浪费时间。”


“我老公永远这副不听劝,我是放弃了。”


当我们把对方的行为视为习以为常和难以改变的习性,无助者想法就会出现。


比如,当我们认为家里的某个人是“控制风格”(大反派想法),我们就不愿意和对方沟通了。


因为,思维的逻辑是,这个人很难接受别人的建议(无助者想法)。因为,不管怎么做,我们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错误想法呢?


它们可以满足三个重要的目的。


第一,它们符合实际情况。


有时候虚构的想法是准确,比如对方给自己带来了伤害,或者自己的确是无辜的受害者,或是的确无力改变现状。这些情况确实会发生,虽然不一定是全部情况下都会这样,但还是会出现。


第二,它们能让我们摆脱困境。


有时候,人们需要逃避责任的借口时,往往不再寻找合理解释,而是采用一些“小聪明式想法。”事实是双方都有责任,共同造成了问题。但是,如果把对方描述成全盘错误的,自己是正确的,就能轻松摆脱困境,而且可以心安理得地对其进行谩骂。


第三,它能为言行不一提供理由。


人们的很多做法往往是下意识的,除非遇到必须说明的情况,否则人们很少主动寻找行为背后的想法。


当人们故意做出自己认为不正确的行为时,这种表现即言行不一。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是坦率承认错误,二是百般寻找借口。


如果不愿承认错误,就会想办法证明行为是合理的。


比如你的老公有个让人讨厌的习惯,虽然不是大问题,但你觉得应该指出来。


可惜你没有这么做,二是通过生闷气、翻白眼等间接方式表达态度。可惜对方没有意识到你的暗示,依然我行我素。于是,你的郁闷升级为愤怒了,感到很恼火,对方的感知力实在是太低下了,这点事明摆着还用明说吗?从此之后,你开始用冷嘲热讽来讥笑对方,直至升级为严重的冲突。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留意事情出现的先后顺序。


对于想法和言行不一,哪个在先呢?


在你做出错误行为之前,老公令人讨厌的行为也不是直接产生愤恨的原因。之所以气恼,是因为自己的言行不一。当人们不肯面对内心最底处的声音时,就会固执地认为问题是对方引起的。我们是无辜的,事情没办法解决,想要寻找借口而非解决问题时,会会在大脑中虚构错误的想法。


寻找借口不是人们的真正目的,但为了掩饰错误会表现得这样很正当。


了解到在自己的脑子中形成的主观臆断后,要学习的是如何减少或建构新的想法,指的是可以引导积极情绪,和健康的应对方式。